目前,國內糖市在低位區間構筑了較強支撐,存在一定的修正需求。中期來看,即將進入新年度的全球糖市未必如之前預期的那樣寬松。
中國糖業協會最新公布的產銷數據顯示,2021/2022制糖期,全國共生產食糖956萬噸。截至8月底,累計銷售食糖788萬噸,累計銷糖率82.5%,銷售數據好于去年同期。隨著8月國內食糖銷售數據好轉,近日現貨端已有零星提價動作,鄭糖期貨也表現出穩健偏強態勢,同時期現基差有明顯修復,國內糖市正式進入修正周期。
(資料圖)
歐洲產區食糖供應緊張
自俄烏沖突發生以來,全球多個地區出現食糖短缺問題,尤其是歐洲食糖供應近期越來越緊張。首先,歐洲產區前期遭受高溫干旱天氣擾動,新年度歐洲甜菜產量將明顯下降;其次,由于俄烏沖突尚未結束,歐洲天然氣供應短缺,造成歐洲糖廠生產同樣存在問題;最后,中亞多個國家食糖短缺問題一直存在,始終沒有徹底解決。因此,ICE原糖近月合約報價創出近十多年來的新高。從階段性上來看,第四季度全球食糖短缺問題相當突出。
歐盟預計,10月開始的新年度將出現78.5萬噸食糖短缺,許多加工廠較以往更早開始加工甜菜。糖市場顧問CovrigAnalytics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歐盟食糖供應平衡正從?2021/2022年度(10—9月)的67萬噸過剩轉為短缺。其中,德國已明確減產。德國糖業協會在9月初的一份報告中稱,德國2022/2023年度甜菜糖產量預計降至407萬噸,2021/2022年度產量為457萬噸。烏克蘭生產商工會Ukrtsukor表示,受戰爭影響以及天然氣價格高企,烏克蘭1/3的糖廠或在即將到來的市場年度停產。
今年,歐洲食糖生產商甜菜開榨時間比往年提前,此舉是為應對日益惡化的能源危機而采取的最新措施之一。雖然歐洲積極采取措施,以避免冬季能源短缺問題向最嚴重的方向發展,但由于歐洲甜菜供應本身是短缺的,所以想依靠增加生物能源供應解決目前的困境并不現實。因為歐洲天然氣短缺是剛性的,緩解手段并不多。從這個角度來看,市場短期依然有較為明顯的利多因素,至少到今年冬季歐洲能源問題依然會發酵。
巴西生產高峰期將結束
受巴西政府持續加碼施壓能源市場的影響,巴西近期燃料乙醇價格下跌很快,乙醇折糖平價僅為原糖價格的65%,與食糖價格相比,完全不具競爭力。因此,幾乎可以肯定,巴西糖廠在接下來的生產周期內會維持高比例的食糖生產。巴西甘蔗行業組織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8月下半月,巴西中南部食糖產量預計為313.9萬噸,同比增長5.77%;甘蔗壓榨量均值為4402萬噸,同比增長1.79%;用于食糖生產的甘蔗比例應為48.45%,高于上年同期的46.47%。
目前,巴西中南部依然處于食糖高產期,對市場有一定的壓制,但隨著巴西生產高峰期結束,供應沖擊有限。因而,巴西第四季度食糖供應未必可以解決歐亞食糖短缺問題。筆者認為,可以成為供應增量的印度、泰國甘蔗糖一般要到11月底才開始上市,所以9—11月全球食糖供應相對緊張。
國內結轉庫存低于去年
現貨市場開始零星提價,市場信心逐漸提升,糖市轉入修正期的信號非常明確。由于北方糖開始上市,甜菜糖的影響力不斷加大,而甜菜糖廠未必會采取像南方糖廠那樣的銷售策略,所以非常值得期待。總體來說,2022/2023榨季,內蒙古、新疆的甜菜供應量并不高,只呈現小幅增加的局面,所以糖廠是可以考慮將銷售進度往后安排的。目前,食糖報價偏低可能難以吸引甜菜糖廠積極銷售,因為糖廠如果照目前的價格銷售,基本是虧損的,相信北方糖廠不難作出選擇。
另外一個需要考慮的是本榨季南方產區結轉庫存問題。目前,預計在配額外食糖進不來的情況下,今年南方糖市未必像去年一樣有很高的結轉庫存,所以越往后國內市場壓力反而越小。當然,我們要一直關注預混粉最終的進口情況,如果預混粉暢通無阻,那么國內糖市還會向糟糕的方向發展。(作者單位:大陸期貨)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文章來源:期貨日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