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期協昨日公布數據顯示,今年3月,全國150家期貨公司營業收入35.78億元,環比增長49.31%,同比下降12.38%;手續費收入19.25億元,環比增長26.65%,同比下降35.03%;營業利潤13.88億元,環比增長128.13%,同比下降16.85%;凈利潤11.03億元,環比增長143.69%,同比下降10.23%。總的來看,3月期貨公司營業利潤、凈利潤環比由降轉升,實現大幅增長,同比降幅明顯收窄。
今年一季度,國內期貨公司營業收入、手續費收入、營業利潤、凈利潤分別為88.99億元、47.99億元、30.16億元和23.23億元,同比延續下降態勢。
數據還顯示,截至今年3月底,國內期貨市場客戶權益14886.41億元,環比增長0.83%%,同比增長15.13%。
廣州金控期貨研究中心副總程小勇在接受期貨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3月市場波動較大,交易機會增多,經紀業務手續費收入環比大幅增長。另外,風險管理業務收入出現季節性增長,實體企業參與期貨公司風險管理子公司基差貿易、含權貿易和場外期權等業務的積極性提升,期貨公司“保險+期貨”項目也持續發力。
在方正中期期貨研究院院長王駿看來,3月期貨公司經營情況出現改善,除1—2月處于春節假期這一季節性因素外,市場成交量、成交額同比也出現明顯回升,實體企業和金融機構對沖風險需求較強,期貨和期權市場套利與投資交易活躍。
宏觀層面來看,王駿告訴記者,國內經濟呈現增長加速、固定投資回升、基建項目持穩、社會消費不斷改善、出口形勢保持良好等勢頭。此外,我國總體物價在全球處于較低水平、貨幣政策保持穩定且未大水漫灌、整體經濟韌性強等明顯優勢,也為今年國內經濟平穩健康持續增長提供了保障。
具體到期貨市場,程小勇表示,首先,市場成交回暖,實體企業風險管理的積極性提高;其次,期貨市場出現增量資金;最后,部分期貨公司在宏觀利好提振下積極作為,調整業務模式或探索新的業務增長點,使得行業利潤環比大幅增長。
分轄區看,今年3月,國內期貨公司凈利潤排名前五的地區分別為上海、北京、深圳、北京、浙江和重慶,凈利潤分別約為3.50億元、1.79億元、1.49億元、0.85億元和0.67億元,占行業整體凈利潤的近75%。
(文章來源:期貨日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