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宏觀利空階段性出盡后,市場情緒有所回暖,疊加油脂市場基本面迎來改善,“五一”假期過后,油脂市場連漲兩日。昨日,棕櫚油主力合約2309以3.39%的漲幅領漲油脂,菜籽油主力合約2309上漲1.95%,豆油主力合約2309收漲1.31%。
“‘五一’假期期間,伴隨美聯儲繼續加息預期以及歐美銀行業危機的繼續發酵,國際原油價格大幅下挫,外圍市場環境整體偏弱。5月4日凌晨,美聯儲如預期加息25個基點,這是本輪加息周期的第十次加息,也可能是本輪緊縮周期的終點。同時,歐洲央行周四決定放慢加息步伐。在外圍利空階段性出盡后,大宗商品市場情緒出現反彈,油脂價格在假期開盤走弱后也迎來上漲。”中泰期貨研究所油脂油料分析師鞏力赫表示,在此輪上漲過程中,棕櫚油領漲油脂,產地供給偏緊,同時國內棕櫚油庫存連續下降支撐盤面走強,菜油緊隨其后,而豆油因5—6月大豆到港壓力漲幅相對有限。
(資料圖)
在光大期貨研究所油脂油料分析師侯雪玲看來,油脂市場的強力反彈是由基本面的改善推動的。她表示,一方面源于餐飲端的利多預期。油脂相關上市企業一季度業績大增,多因為銷量上漲和毛利率提升共同推動;“五一”旅游出行火爆,交通運輸部數據顯示,假期前三天日均發送人數和2019年、2021年基本持平。這意味著油脂餐飲端消費亮眼,假期后,現貨普遍存在一輪補庫需求。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餐飲端將持續成為支撐油脂需求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國內大豆壓榨企業5月上旬仍出現不同程度的停機計劃,市場現貨供應仍有偏緊張情況,豆油累庫速度放緩;而棕櫚油方面,產地庫存出現超預期下降。GAPKI數據顯示,印尼棕櫚油2月庫存環比下降15%至264萬噸,其中產量425萬噸,出口291萬噸,印尼國內消費180萬噸,分項數據和1月幾乎持平。機構預期馬來西亞棕櫚油4月產量環比增0.9%至130萬噸,出口環比下降19.3%至120萬噸,由此推算4月庫存環比減少10%至151萬噸。
與此同時,海外市場方面,受到馬來西亞棕櫚油庫存減少的預期支撐,BMD毛棕櫚油期貨價格在本周累計上漲超7%。“節前馬來西亞棕櫚油整體數據偏弱,出口月度環比下降,且產量降幅不足,導致市場情緒略顯悲觀。但在價格持續下跌后,利空落地效應以及機構對于4月馬來西亞棕櫚油庫存預估超預期下降的樂觀情緒,推動期價快速反彈,而庫存預估下降的原因來自于馬來西亞國內消費需求的增加。”中輝期貨油脂油料分析師賈暉表示,外盤帶動內盤油脂價格上行,而豆油及菜油自身基本面供應增加的利空因素逐步弱化也對盤面帶來一些支持。
宏觀和基本面,誰將起到主導作用?
據外媒報道,周五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全球第二大棕櫚油生產國——馬來西亞截至4月底的棕櫚油庫存料降至11個月以來最低水平,因產量持平且馬來西亞國內使用量增加。受訪的九位分析師和貿易商預估中值顯示,棕櫚油庫存料較3月減少9.8%至151萬噸,連續第三個月減少并觸及2022年5月以來最低水平。
與此同時,國內棕櫚油庫存也由升轉降,刷新5個半月的最低水平。中國糧油商務網監測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第17周末,國內棕櫚油庫存總量為77.9萬噸,較上周減少4.5萬噸;合同量為4.7萬噸,較上周增加0.7萬噸。其中24度及以下庫存量為73.6萬噸,較上周減少4.5萬噸;高度庫存量為4.2萬噸,較上周減少0.1萬噸。
雖然馬來西亞和國內棕櫚油庫存都在下降,但原因各有不同。馬來西亞棕櫚油庫存下降的主要原因來自于產量的季節性減產以及印尼國內出口政策限制導致的棕櫚油出口較好。而國內棕櫚油庫存大幅下降,主要是受到年初國內疫情防控措施優化調整帶來的餐飲消費的增加,同時豆棕現貨價差高位運行導致棕櫚油替代性能大大增強,也進一步刺激了棕櫚油的消費。
雖然馬來西亞及中國棕櫚油庫存下降,但由于印尼5月出口政策出現調整,將允許更多的棕櫚油出口,市場對于馬來西亞棕櫚油5月出口數據保持謹慎態度。中國和印度作為全球主要的棕櫚油進口國,雖然庫存都不同程度下降,但都仍處于歷史較高水平,若棕櫚油價格上漲,將抑制其消費和進口積極性。賈暉表示。
據侯雪玲介紹,對于棕櫚油產地來說,每年的1—4月屬于去庫周期,因產量處于年內低位,無法滿足當月需求。今年4月國際豆棕倒掛以及需求國庫存偏高,棕櫚油出口需求差,但依然沒有扭轉去庫趨勢。可以說,產量絕對水平低是去庫的主要原因。后期隨著產量季節性增加,棕櫚油重新累庫也是必然趨勢。
國內方面,侯雪玲認為,棕櫚油的去庫更多是供需雙重推動的結果。隨著產地挺價,進口利潤差,棕櫚油到港壓力下降,月均到港量30萬噸左右。更為重要的是,國內油脂餐飲需求旺盛,隨著氣溫升高,棕櫚油使用限制減少,棕櫚油表觀消費同比幾乎翻倍。國內棕櫚油要想重新累庫,需要進口增加,也就是說進口利潤打開,產地讓利,這至少需要產地庫存壓力明顯恢復才有可能。因此,未來產地的累庫必將早于國內,存在節奏差。
“從目前的市場情況來看,短期內缺乏明顯利多因素驅動,因此棕櫚油上漲缺乏可持續性。不過,從更長的年度時間周期來看,在厄爾尼諾氣候的預期下,棕櫚油有望逐步進入中期企穩階段。后續需要密切關注厄爾尼諾氣候的發生和持續情況。”賈暉認為。
在許多市場人士看來,今年仍是“宏觀大年”,宏觀層面對于大宗商品的影響仍然起到主導作用。那么,對于油脂市場來說是這樣嗎?
“美聯儲加息周期接近尾聲,歐洲央行在周四也放慢了激進緊縮的步伐。在外圍利空階段性出盡后,大宗商品市場情緒出現反彈。不過,隨著美聯儲會議的結束,市場焦點仍將集中在美國銀行業的任何可能的風險蔓延,對此仍需保持謹慎態度。對于油脂來說,目前基本面仍然多空交織。當前年度加拿大油菜籽的豐產對國內市場的壓力持續存在,5—6月進口大豆大量到港的預期對豆系品種帶來壓力,另外國內棕櫚油整體庫存偏高也使得油脂整體的行情難以表現得特別強勢。不過,油脂的估值在偏低的油粕比和當前年度南美大豆的減產預期的逐漸兌現背景下,又顯得處于偏低水平。在此情況下,油脂似乎難以表現出獨立走勢,單邊行情仍將比較多地被宏觀因素主導。”鞏力赫表示。
而在賈暉看來,由于美聯儲加息已經在市場預期當中,因此對大宗商品市場的利空影響有限。對于油脂市場來說,雖然生物柴油消費占比不低,比如棕櫚油工業消費占到產量30%以上,歐盟工業消費和食用消費各占一半,但各國生物柴油政策比例一段時期內是固定的,不會因為原油及宏觀市場的波動,而出現生物柴油產量的大幅波動,加上油脂食用作為消費必需品,宏觀因素影響有限,因此油脂自身基本面對價格波動仍然將起到主導作用。
(文章來源:期貨日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