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銀行業積極響應國家政策,降低收費標準、優化辦事流程成為一大趨勢。
(資料圖片)
券商中國記者發現,近段時間,多家銀行密集更新發布一系列調整手續費收費標準的通知。包括國有行、股份行以及城農商行均有實際行動,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
國有大行進行調整
8月22日,建設銀行發布關于調整銀行承兌匯票承兌手續費收費標準的公告顯示,為減輕企業經營成本,服務好實體經濟,進一步促進銀行承兌匯票業務可持續發展,自2023年9月1日起,該行將調整銀行承兌匯票承兌手續費收費標準。調整后的收費標準即按銀行承兌匯票票面金額的0.05%收取。
為引導支付行業向實體經濟讓利,降低市場主體經營成本。2021年6月,央行、發改委等多部門共同發布《關于降低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支付手續費的通知》,自降費政策實施以來,多家金融及支付機構陸續落地相關措施。
中信銀行多地分行也在加大減費讓利力度。例如,中信銀行深圳分行自2021年9月30日起,對所有對公客戶降低支付手續費。截至2023年5月末,該行全轄52家網點累計為對公客戶降低支付手續費超3800萬元。
有業內人士指出,減免支付結算等服務手續費等措施不僅直接降低了企業的融資成本,還通過優化流程,減少了企業的非必要成本,提高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一直以來,多家銀行的降費讓利行動不僅是一種策略,更是一種責任。可以預見,在未來的發展中,多家銀行將繼續深化改革,以更高效、更便捷、更實惠的金融服務,助力企業發展,推動實體經濟繁榮。
深圳轄內降費讓利超百億
8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分行消息顯示,自相關降費政策實施以來,截至2023年7月末,深圳轄內商業銀行及支付機構為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降費讓利超百億元。
據了解,深圳金融機構以支付手續費“應降盡降”“降費不降服務”為原則,降低銀行賬戶服務收費、人民幣轉賬匯款手續費、銀行卡刷卡手續費并取消部分票據業務收費,進一步加大優免力度,引導金融機構向實體經濟讓利,切實幫助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降低經營成本,紓解經營困難。
深圳人行公布數據顯示,自降費政策實施以來,截至2023年7月末,深圳轄內商業銀行累計為245.18萬戶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降費讓利14.96億元;支付機構累計為624.24萬戶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及3159.60萬有經營行為的個人,降費讓利87.76億元。
為加大降費讓利的落實力度,2023年1月至7月,深圳人行指導轄內金融機構累計對17家法人銀行、49家銀行分支機構的1161家網點開展現場暗訪、897家網點開展非現場暗訪;自降費政策實施以來,截至2023年7月末,深圳金融機構累計對99824戶小微企業和17019戶個體工商戶進行抽樣回訪。
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分行表示,下一步,將進一步推動金融機構降費讓利、鞏固降費成效,加大督查暗訪力度,進一步提升宣傳精準度及社會知悉度,為支持市場主體紓困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文章來源:券商中國)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