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委聯合發布《石化化工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建材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鋼鐵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有色金屬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聚焦四個行業各自的發展轉型方向,對今明兩年行業穩增長工作提出了總體要求、工作舉措和保障措施。
(相關資料圖)
石化化工行業:目標年均工業增加值增速5%左右
石化化工行業是國民經濟基礎性、支柱型產業,經濟總量大、產業關聯度高,關乎工業穩定增長、經濟平穩運行。
《石化化工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提出的主要目標是,2023年至2024年,石化化工行業保持平穩增長,年均工業增加值增速5%左右。2024年,石化化工行業(不含油氣開采)主營業務收入達15萬億元,乙烯產量超過5000萬噸,化肥產量(折純量)穩定在5500萬噸左右。
《石化化工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聚焦當前石化化工行業薄弱環節,針對影響行業穩增長、保安全、促提升的供應鏈堵點和產業鏈短板,著力精準施策,破解難題。圍繞擴大有效投資、豐富優質供給、穩定外資外貿、強化要素供給、激發企業活力等五大方面、11項重點任務細化工作舉措,為地方政府、行業組織和廣大企業提供工作著力點。
在擴大有效投資方面,《石化化工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提出,推動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發展,主要工作包括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加大技術改造力度、推進集約集聚發展。
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表示,2023年上半年,石化化工產品價格大幅下跌,企業效益同比大幅下降,下降幅度均超出全國工業平均水平,行業壓力凸顯,穩增長任務艱巨。
建材行業:加快傳統產業低碳轉型和新興產業發展
建材行業穩增長是工業穩增長的重要支撐,是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的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
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數據,建材工業全社會產值近7萬億元,從業人員860余萬人,牽動上下游國民經濟諸多領域,服務于建筑業及汽車、電子、電器、醫療、水利等150多個行業,帶動電力、煤炭、石化等行業及商務、金融、批發零售等服務業共110多個行業。
《建材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提出,建材行業穩增長的主要目標是行業保持平穩增長,2023年至2024年,力爭工業增加值增速分別為3.5%、4%左右。綠色建材、礦物功能材料、無機非金屬新材料等規上企業營業收入年均增長10%以上,主要行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到65%以上,水泥、玻璃、陶瓷行業能效標桿水平以上產能占比超過15%,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水平不斷提升。
同時,《建材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為目標,提出了促進傳統產業低碳轉型和新興產業發展的系列舉措。一是推進綠色化改造,圍繞落實《建材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推動重點領域節能降碳升級改造和污染物排放治理,優化能源結構,推進減污降碳協同控制,探索“六零”示范工廠建設。
二是推進智能化轉型,宣貫實施《建材行業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21版)》,加快研制一批重點細分領域關鍵標準,推廣建材行業鼓勵推廣應用的產品和技術目錄,培育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系統解決方案,搭建建材行業工業互聯網應用服務平臺,加快引導建材工業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
三是加快重點項目建設,推動高世代屏顯基板玻璃等“十四五”規劃綱要重大項目建成投產,優化完善產業布局,提升應急條件下材料供給能力,加快先進陶瓷、人工晶體等無機非金屬新材料項目和具有區域優勢的石墨、螢石等非金屬礦高效利用項目建設。
鋼鐵行業:聚焦今明兩年行業發展小周期
鋼鐵行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性、支柱型產業,是關乎工業穩定增長、經濟平穩運行的重要領域。
《鋼鐵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明確,2023—2024年,鋼鐵行業穩增長的主要目標是:2023年,鋼鐵行業供需保持動態平衡,全行業固定資產投資保持穩定增長,經濟效益顯著提升,行業研發投入力爭達到1.5%,工業增加值增長3.5%左右;2024年,行業發展環境、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水平不斷提升,工業增加值增長4%以上。
回顧鋼鐵行業發展歷程,既有大周期,也有小周期,在大周期中包含了若干個小周期。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表示,《鋼鐵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更加聚焦今明兩年的行業發展的小周期。這兩年的目標既立足當前發展現狀,又順應了行業發展周期規律,對于鋼鐵行業穩增長起到了很好的牽引作用。
圍繞穩增長目標,《鋼鐵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提出了技術創新改造行動、鋼材消費升級行動、供給能力提升行動和龍頭企業培育行動等四大行動方案,包括了12項具體工作。
針對當前產業鏈“卡脖子”環節,《鋼鐵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提出實施供給能力提升行動,從提高產品質量和品種供給能力、提高鐵素資源等保障能力兩方面著手,推動實施“三品”行動和“基石計劃”,促進產業鏈上下游穩定高效運行。
《鋼鐵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提出,鼓勵行業龍頭企業實施兼并重組,建設世界一流超大型鋼鐵企業集團,推動全國鋼鐵產能優化布局。支持在細分鋼鐵市場中具有主導權的專業化企業進一步整合資源,打造鋼鐵產業生態圈。鼓勵鋼鐵企業開展跨區域、跨所有制兼并重組,改變部分地區鋼鐵產業“小散亂”局面。對完成實質性兼并重組的鋼鐵企業,研究給予更大力度的產能置換政策支持。鼓勵金融機構按照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原則,積極向實施兼并重組、布局調整、轉型升級的鋼鐵企業提供金融服務。
有色金屬行業:培育產業鏈“鏈主”企業
有色金屬行業涉及品種多、應用廣、戰略價值突出,是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國防科技工業的重要支撐,是維護國家資源安全和產業安全的重要領域。
《有色金屬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明確,2023—2024年,有色金屬行業穩增長的主要目標是:銅、鋁等主要產品產量保持平穩增長,十種有色金屬產量年均增長5%左右,銅、鋰等國內資源開發取得積極進展,有色金屬深加工產品供給質量進一步提升,供需基本實現動態平衡。營業收入保持增長,固定資產投資持續增長,貿易結構持續優化,綠色化智能化改造升級加快,銅、鉛等冶煉品單位能耗年均下降2%以上。力爭2023年有色金屬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5%左右,2024年增長5.5%以上。
工業和信息化部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我國有色金屬工業生產保持平穩增長勢頭,規上企業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長5.6%,與全國規上企業工業增加值平均水平相比高1.8個百分點。
《有色金屬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提出,培育優質骨干企業作為提升供給能力,保障上下游行業平穩增長的重要任務,這是實現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由大到強轉變的重要途徑。
《有色金屬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明確,引導銅、鋁、鉛鋅、鎂等行業要素資源向優勢企業集聚,培育資源開發和冶煉骨干企業;培育銅、鋰、鎳、鎢、銻等重要有色金屬產業鏈“鏈主”企業,從資源配置、品牌價值、創新能力、國際化程度等方面與世界一流企業對標對表,提升企業綜合競爭能力。
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表示,《有色金屬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確定了提升供給能力,保障上下游行業平穩增長;加大技術改造力度,促進行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引導產品消費升級,培育長大行業增長新動能;優化進出口貿易,提升行業開放合作水平等4個方面11條具體工作舉措,對培育有色金屬行業內生增長動力,提升供給結構,增強有效需求的適配性和可靠性,保障行業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引導意義。
(文章來源:證券日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