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周期下,又一家純堿行業上市公司交出靚麗“成績單”。8月16日,雙環科技(000707.SZ)發布半年報。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2.99億元,同比增長110.1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15億元,較上年同期的-2525.75萬元實現扭虧為盈;扣非后的歸母凈利潤為5.14億元,同樣較上年同期實現扭虧為盈。
《經濟參考報》記者注意到,雙環科技今年上半年的凈利潤已經超過去年全年。2021年,公司凈利潤為4.23億元。
作為一家采用聯堿法生產純堿和氯化銨的化工企業,雙環科技實際可年產純堿近110萬噸。由于氯化銨是聯堿法制造純堿時的共生產品,每生產1噸純堿同時產生1噸氯化銨。因此,公司的氯化銨實際年產能也在110萬噸左右。
(資料圖片)
雙環科技在半年報中介紹,公司主導產品純堿是基礎化工產品,在國民經濟中具有廣泛的應用,下游重要用戶有玻璃制造、洗滌劑合成、無機鹽制造、冶金、食品制造等行業;氯化銨是氮肥的一種,也可用于電池、電鍍等工業領域。
公司聯堿生產所需的主要原料是鹽及合成氨,能源消耗上對煤炭和電力需求較大。原料鹽方面,雙環科技自備真空制鹽裝置產能130萬噸/年,今年上半年仍是通過租賃控股股東湖北雙環化工集團有限公司的鹽礦采礦權自行生產原材料鹽。
不過,雙環科技在半年報中透露,目前公司已取得鹽礦采礦權。今年7月11日,雙環科技公告,擬耗資2.35億元購買控股股東所持的鹽廠水采礦區巖鹽礦采礦權。改租為買后,不僅能為公司純堿生產提供充足的資源保障,還減少了公司的關聯交易,增強獨立性。
對于上半年營收大幅增長的原因,雙環科技解釋,一方面是公司主要產品純堿、氯化銨銷量較去年同期增加,銷售價格大幅上漲;另一方面是由于公司2021年7月重組后,增加與應城宜化化工有限公司的關聯交易所致。
具體來看,純堿行業具有較強的周期性,報告期內公司純堿產品的銷售行情好。在供給端,國內連云港堿業于2021年四季度停產實施搬遷改造,影響了2022年上半年國內純堿的供給;在需求端,純堿的下游用于玻璃生產占比較大,因此與房地產和汽車行業聯系密切。一方面,當前國內房地產市場弱勢影響玻璃和純堿需求,但另一方面光伏玻璃、碳酸鋰的增長拉動純堿需求。另外,原材料價格高位也對純堿產品的銷價提供了支撐。
雙環科技另一大化工產品氯化銨主要用作肥料使用。受國際政治環境和全球糧食供應緊張影響,2022年上半年國內化肥行情景氣度高,公司氯化銨產品的銷售也比較旺盛。
營業收入增長的同時,公司的營業成本也隨之上漲,但67.8%的同比漲幅仍低于營收的漲幅,這也導致公司的毛利率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17.9個百分點,達到29.01%。研發投入方面,上半年公司共投入7444.43萬元,同比增長65.13%。
雙環科技在半年報中同時提醒,純堿、氯化銨行業面臨產能過剩問題。需求方面,國內房地產市場的波動壓縮純堿需求,而光伏玻璃擴產擴大純堿需求,兩方面影響的綜合效果需持續跟蹤觀察。供給方面,隨著安全環保壓力加大,純堿行業落后產能以及小裝置和排放高的裝置陸續退出,國內天然堿產能存在較明確的增長預期,化學制堿(氨堿法、聯堿法)可能面臨天然堿增長的挑戰,公司預計純堿行業的競爭將長期存在。
(文章來源:經濟參考網)
關鍵詞: 雙環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