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

        【全球時快訊】1月20日國內四大證券報紙、重要財經媒體頭版頭條內容精華摘要

        時間:2023-01-20 07:19:42       來源:東方財富研究中心

        1月20日(星期五),今日報刊頭條主要內容精華如下:

        中國證券報

        今年以來北向資金累計凈買入超千億元

        2023年以來,北向資金開啟搶籌模式,截至1月19日,累計凈買入金額已超千億元。“2023年,中國資產將迎來全新機會,會持續加倉A股。”談及2023年A股市場的投資機遇,弘量智投CEO兼聯合創始人雷春然充滿期待。核心資產備受青睞2022年,在全球資本市場大幅波動的情況下,北向資金繼續流入A股,凈買入超900億元。進入2023年,北向資金切換到搶籌模式。


        (相關資料圖)

        服務擴內需 資本市場多維發力

        今年以來,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持續加力。截至1月19日,已有13家公司首發募資;220只公司債發行,發行額1394億元;16只企業債發行,發行額163億元。專家認為,未來應進一步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合理擴大債券融資規模,加快推進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促進股市和債市共同發力,助力擴大內需,增強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提高股權融資比重“提高股權融資比重正在成為擴內需的有效路徑。

        鋰鹽價格回調放緩 高景氣度將延續

        近期,鋰鹽價格下跌,電池級碳酸鋰跌破50萬元/噸大關,較去年11月上旬的高點下跌約23%。業內人士認為,市場需求悲觀預期已基本釋放,疊加春節后的備貨剛需,預計鋰價下跌空間有限,進入筑底階段。鋰價進入筑底階段目前,鋰鹽價格回調已開始放緩。1月19日,電池級碳酸鋰均價為48.05萬元/噸,已連續一周保持橫盤。

        多位知名基金經理加倉航空股

        近期披露的A股上市公司定增公告曝光了多位知名基金經理的最新操作動向。2023年以來,中歐基金周蔚文、廣發基金林英睿“大手筆”參與中國東航定增。此外,近期披露的公募基金2022年四季報也顯示,楊浩、肖覓等知名基金經理不同程度地加倉了南方航空、中國東航、吉祥航空等股票。

        上海證券報

        再創歷史紀錄 北向資金開年以來累計凈買入超千億元

        周四,A股全天低開高走。截至收盤,上證綜指漲0.49%,深證成指漲0.87%,創業板指漲1.08%,滬深兩市合計成交6870億元。盤面上,計算機、電子板塊領漲,食品飲料、電力設備板塊則跌幅居前。繼周二刷新單月凈買入額歷史紀錄后,北向資金昨日再度大幅加倉93.93億元,連續12個交易日凈買入,單月凈買入額再創歷史紀錄。

        新年新氣象 多家上市公司換新名走新路

        歲末年初,一批上市公司紛紛換上新名稱、踏上新征程。記者注意到,2023開年以來,已有4家A股公司宣布變更證券簡稱。這一數據相較此前環比增長顯著。

        戰略性新興產業需求強勁 氟化工龍頭爭相布局“高精尖”領域

        □受配額等因素影響,過去三年制冷劑行業景氣度承壓,但2023年行業“冬天”將結束,相關龍頭企業盈利能力或企穩回升□新能源、半導體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將推動氟化工產業持續轉型升級,帶動氟化工產品需求強勁增長□氟化工行業在不斷延伸產業鏈下游的其他高端應用場景,2023年將向“高、精、尖”新材料領域擴展“含氟制冷劑2023年是扭虧行情,2024年行情將好起來。

        接待調研忙不停 新賽道公司預報新動向

        新年伊始,機構早早開始忙碌起來,摸底春季行情,至今已有288家上市公司獲機構調研并披露了調研記錄。據統計,醫藥、新能源汽車、風電光伏產業鏈備受青睞,且中小市值公司居多。“新”成為調研過程中的關鍵字,機構與上市公司交流時紛紛詢問新年新規劃,涉及新產品、市場策略、銷售訂單等,以求從中把握投資機會。機構緊抓新領域今年以來,公募、私募、券商等機構調研上市公司的熱情較高。

        證券時報

        北交所做市規則落地 混合交易覆蓋全部股票

        1月19日,《北京證券交易所股票做市交易業務細則》(以下簡稱《做市細則》)和《北京證券交易所股票做市交易業務指引》(以下簡稱《做市指引》)發布,對證券公司開展北交所股票做市交易業務的流程、權利義務和監督管理等方面予以規定。《做市細則》和《做市指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據了解,北交所已組織各市場參與者開展技術系統準備工作并完成相關測試。

        北水大戰“困境反轉” 公募期待普漲行情 投資主線集中在科技板塊

        年即將來臨之際,A股送出了“大禮包”。截至昨日,2023年以來北上資金(俗稱“北水”)凈買入達1032.75億元,超過2022年全年水平。相對應的,地產、金融、半導體、消費等板塊循“困境反轉”邏輯輪番演繹。

        多家光伏龍頭公司業績預喜 行業高景氣度有望延續

        1月19日晚間,光伏龍頭通威股份、大全能源,以及有著國內單晶硅雙驕之稱的隆基綠能和TCL中環相繼發布2022年業績大幅預喜的公告,這也顯示出去年光伏行業的景氣度持續高漲。

        特斯拉降價余波未了 新能源車價格戰一觸即發

        新年伊始,特斯拉率先吹響降價號角,問界、小鵬汽車緊隨其后,新能源車市場一番熱鬧景象。此次,特斯拉將價位打入多款競品車型的腹地,新一輪的市場爭奪戰拉開序幕。

        證券日報

        返鄉客流高峰重現 鐵路上市公司發展前景向好

        作為疫情防控政策優化后的首個春運,火車站再現人潮涌動。1月18日,深圳北站迎來2023年春運返鄉客流高峰。《證券日報》記者直擊現場盛況,記錄濃濃的春運氛圍。“這是我第一次參加春運,特別激動,希望能夠馬上回家,過一個好年。”大四學生萬同學告訴記者。

        十七部門印發“機器人+”行動方案 到2025年制造業機器人密度較2020年實現翻番

        據工信部官網1月19日消息,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十七部門印發《“機器人+”應用行動實施方案》,提出深化重點領域“機器人+”應用。

        上市券商再融資需求強勁 7家公司擬募資合計不超905億元

        近年來上市券商再融資“補血”頻繁。僅在去年12月底至今不足一個月的時間內,就有浙商證券、華泰證券、財達證券等3家上市券商拋出了再融資計劃,擬募資合計不超410億元。除此以外,另有4家上市券商再融資計劃“在路上”。其中,國海證券、中原證券、國聯證券擬定增募資合計不超225億元,中金公司擬配股募資不超270億元。截至記者發稿,共有7家上市券商再融資擬合計不超過905億元。

        多地首套房貸利率開啟動態調整 支持剛性住房需求

        距離人民銀行、銀保監會今年1月5日“決定建立首套住房貸款利率政策動態調整機制”已經過去了十余天,房貸款利率下調了嗎?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在動態調整機制下,九江、太原、唐山等部分符合條件的城市已下調了當地首套住房貸款利率下限,有的首套房貸款利率下調至3.8%。銀行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動態調整機制的建立,預計后續將有更多城市下調首套房貸款利率。

        21世紀經濟報道

        112份券商監管函!2022年監管思路變化全息透視

        比起2021年,2022年證監會及各地證監局對券商們下發的監管函數量出現了腰斬。根據21世紀資本研究院統計,2022年證監會及各地證監局對券商們下發的監管函為112份,這一數據中,包含了因同一事件、對不同主體下發的多份監管函件。而我們上一年的可比統計,也就是2021年,證監會及各地證監局對違規券商下發了265份監管函。

        佛山用工AB面:部分高技術崗位求人倍率達31 “搶人大戰”會否重演?

        疫情防控政策進一步優化后的首個春節即將到來,按照往年經驗,春節過后,不少制造業大市都將上演“招工潮”,部分企業甚至在春節前就開始為“留人”做準備。2023年春的“搶人大戰”或許會與以往有所不同。1月中旬,繼東莞用工調查之后,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又走進制造業大市佛山,了解家電、陶瓷、家具、紡織、裝備制造等多個行業企業的用工需求。

        第一財經

        消費提振年揭幕 8萬億超額儲蓄打開擴消費想象空間

        2023年春節是疫情進入新階段后的第一個春節,全國各地消費市場將加速回暖。商務部把全年定位為“消費提振年”。商務部副部長盛秋平19日表示,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有關部署,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今年將重點圍繞改善消費條件、創新消費場景、營造消費氛圍、提振消費信心,促進消費向綠色、智能、健康、品牌、時尚方向發展,進一步增強消費的基礎性作用。

        北向資金月內加倉已超千億元 流入空間還有多大?機構這么看

        2023年以來,北向資金延續凈流入趨勢。數據顯示,1月19日,北向資金再度大幅凈買入93.93億元,連續12個交易日凈買入。值得注意的是,北向資金本月累計加倉達1032億元,超去年全年,同時也超過2014年、2015年、2016年的全年凈買入總額。

        經濟參考報

        機構展望2023:中國經濟前景可期 看好權益資產投資機會

        多數機構上調中國經濟2023年增長預期。同時,從具體投資策略看,分析人士預計,2023年權益資產領域全年投資實現正收益可能性較大,大宗商品部分板塊在全年也有可能出現趨勢性投資機會。隨著穩增長政策起效以及防疫政策優化,機構普遍預計2023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前景向好。在內外資機構看來,經歷2022年震蕩分化、風格切換后,2023年權益資產領域全年投資實現正收益可能性較大,A股資產值得期待。除看漲權益資產配置外,機構認為,大宗商品部分板塊在全年也均有可能出現趨勢性投資機會。

        春季行情點燃A股市場信心 多數機構建議“持股過節”

        自2023年開年以來,A股市場整體表現強勢。對于這一波提前到來的“春季行情”,多家機構表達了對后續市場的信心,同時建議投資者在現金流充裕的情況下可選擇“持股過節”。機構同時預計,春節之后,在經濟復蘇預期加強、企業盈利持續改善的背景下,A股市場或面臨進一步估值修復。

        (文章來源:東方財富研究中心)

        關鍵詞:

        首頁
        頻道
        底部
        頂部
        閱讀下一篇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天天更新| 亚洲理论片在线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高清漫画 | 亚洲精品福利你懂| 精品国产综合成人亚洲区| 亚洲国产V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日韩a在线播放| 中文日韩亚洲欧美制服| 激情综合亚洲色婷婷五月| 亚洲一级毛片视频| 亚洲一级毛片免费看| 亚洲人成综合在线播放| 亚洲一区在线观看视频| 91亚洲导航深夜福利| 亚洲自偷自偷精品| 亚洲色偷偷av男人的天堂| 亚洲视频免费在线看| 亚洲欧洲日韩国产| 亚洲一级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久久精品无码色欲| 亚洲中文无码永久免| 亚洲无人区码一二三码区别图片| 亚洲综合欧美色五月俺也去| 亚洲精品女同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 | 亚洲另类无码专区首页| 日韩欧美亚洲中文乱码|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日本麻豆|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在线| 久久久久噜噜噜亚洲熟女综合| 青青草原亚洲视频|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4SE| 亚洲av丰满熟妇在线播放|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是AV| 亚洲国产超清无码专区| 一本色道久久88亚洲精品综合| 亚洲爆乳AAA无码专区| 亚洲精品色婷婷在线影院| 亚洲夜夜欢A∨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s色大片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福利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