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兩端同步擠壓,鋼鐵上市公司披露了慘淡的2022年業績預告。從目前披露的財報預告來看,鋼企凈利潤大幅下滑成為普遍的現象,更有不少鋼企直接出現數億元的凈虧損,行業嚴峻程度可見一斑。
2022年,國內鋼鐵行業運行呈現“高開低走”態勢,供需雙弱格局導致鋼材價格明顯回落,大宗原材料價格雖有下滑,但整體仍處于歷史高位,供銷兩端市場價差持續收窄,鋼鐵行業的利潤空間受到持續擠壓。
【資料圖】
業內人士指出,鋼鐵行業所面臨的調整陣痛將是長期的,壓力也將來自多方面,鋼企要做好應對競爭和產業升級的準備。
頭部鋼企凈利潤大幅下滑
1月30日晚間,鞍鋼股份(000898.SZ)公布業績預告,預計2022年實現歸母凈利潤1.56億元,對比去年同期的69.65億元,大幅下滑97.76%。業績預告指出,2022年二季度以來,受到全球經濟形勢、市場供需變化以及疫情等因素的疊加影響,鋼材市場呈現出需求不足、鋼材價格大幅下跌、鋼鐵行業虧損面不斷擴大的弱周期低景氣度市場行情。
鞍鋼股份表示,公司通過加大銷售拓展、提質增效等措施,實現2022年歸母凈利潤約1.56億元,但較2021年的高景氣度周期仍將較大降幅。
不少頭部鋼企表示,為應對行業變化,公司已經采取了各類降本增效措施,但在行業大趨勢面前,凈利潤大幅下滑仍無法避免。
新鋼股份(600782.SH)預計2022年實現歸母凈利潤10.2億元至12.3億元,同比下滑71.58%至76.42%。新鋼股份表示,去年鋼鐵行業整體景氣度回落,對公司主營業務產生較大影響,下游需求減弱導致產品毛利貢獻減少,但廠房設備折舊、攤銷費用相對固定,且持續投入產品研發等費用未減少,導致公司盈利空間收窄。
方大特鋼(600507.SH)預計2022年實現歸母凈利潤9億元至9.7億元,同比減少64.49%至67.06%。方大特鋼在財報預告中表示,2022年受到煉焦煤價格大幅上漲、鐵礦石價格高位運行等因素影響,公司生產成本上升,下游地產及商用車市場需求減弱,鋼材價格水平下跌,成本高企與鋼價下滑共同導致公司盈利能力下降。
太鋼不銹(000825.SZ)預計,2022年實現歸母凈利潤為1.3億元至1.65億元,同比降幅達97.39%至97.94%;基本每股收益為0.023元至0.029元,去年同期為1.108元/股。
太鋼不銹表示,公司去年為應對市場形勢變化,采取了一系列降本增效措施,但主要原料鎳合金、燃料煤等價格較上年同期漲幅較高,導致公司產品利潤率下降,進而導致2022年業績大幅下滑。
有些鋼企則未能頂住行業的劇烈變化,直接出現了大幅虧損。
安陽鋼鐵(600569.SH)預計,2022年實現歸母凈虧損28.5億元至33億元,去年同期為盈利10.28億元。
西寧特鋼(600117.SH)預計2022年歸母凈虧損11億元,延續上一年度的虧損態勢,2021年西寧特鋼實現歸母凈虧損11.49億元。馬鋼股份(600808.SH)預計2022年實現歸母凈虧損8.93億元,同比下滑116.75%。
重慶鋼鐵(601005.SH)預計,2022年公司實現歸母凈虧損10.3億元,去年同期為盈利22.75億元,同比下滑145.27%。
酒鋼宏興(600307.SH)預計2022年實現歸母凈虧損23億元左右,原燃料價格高位運行,尤其是子公司榆鋼受進口礦價堅挺、鋼價下跌等因素影響,業績下滑幅度較大,拖累公司整體經營業績。酒鋼宏興表示,公司開展系列專項行動,倒逼成本費用壓降,四季度環比明顯減虧,但預計2022年仍將出現虧損。
2023年仍將面臨壓力
2022年,國內鋼鐵行業圓滿完成產量壓減任務,但需求疲軟和原材料成本的雙重壓力一直存在。展望新的一年,鋼企預計仍將面臨較大的經營壓力。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粗鋼產量10.13億噸,同比下降2.1%。由于國際鋼材市場價格較高,中國鋼材在國際市場仍有競爭力,因而2022年國內鋼材出口仍維持小幅增長。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2年國內累計出口鋼材6732.3萬噸,同比增長0.9%。
在1月8日召開的第18屆中國鋼鐵產業鏈市場峰會上,中鋼協副會長兼秘書長屈秀麗對2022年鋼鐵行業運行情況進行了回顧。屈秀麗表示,2022年鋼鐵市場呈現需求減弱、鋼鐵產量同比下降、鋼材出口保持平穩、進口明顯下降、鋼材價格波動幅度相對平穩,以及鋼企經濟效益下降等特點。
屈秀麗認為,在各項經濟政策的推動下,2023年國內鋼材需求將加快恢復,但由于全球經濟面臨衰退風險,國內的鋼材出口將面臨較大壓力。
此外,2022年鋼鐵行業面臨鐵礦石、煤炭、廢鋼等價格高位震蕩的問題,屈秀麗預計,這些成本后續難以大幅下降,超低排放改造和雙碳工作也將增加企業的運行成本,在資源能源環境的多重制約下,企業將面臨較大的經營壓力。
同樣在這場峰會上,民營鋼企敬業集團董事長李趕坡表示,當前鋼鐵行業的競爭是前所未有的,市場面臨的嚴峻形勢與2014年相比有兩個方面的不同。
首先,2014年的鋼鐵行業的低迷在兩年后基本過去,2016年鋼企就開始盈利;本輪的行業低迷將是長期的,是通過市場淘汰過剩產能的過程。其次,經過2014年的低谷之后,2016年鋼鐵市場迎來前所未有的活躍,2017年-2021年這5年,鋼企掙得盆滿缽滿,而如今的低迷,等待大家的可能是長時間的殘酷競爭。
李趕坡表示,鋼鐵行業的競爭淘汰將是大勢所趨。
近兩年,國內鋼鐵行業合并重組的步伐進一步加快,先后出現鞍鋼本鋼合并,寶武籌劃重組山鋼、鞍鋼籌劃重組凌鋼,以及寶武重組中鋼集團等事件。
屈秀麗表示,在市場競爭加劇、行業低迷的情況下,企業之間的盈利水平、負債率和抗風險能力將出現分化,在此背景下,企業兼并重組的步伐將不斷加快,行業集中度有望進一步提升。
屈秀麗表示,去年和前年鋼企間的重組以國有企業和行政性為主,后期市場化的鋼企兼并重組可能會進一步加快。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