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合肥高新區累計舉辦大型“合創匯”“未來匯”品牌活動超100場,并首次在美國、日本等12個國家舉辦僑夢苑全球創新創業大賽,開展各類雙創活動超1500場,幫助200余個項目獲融資15億元。
高新區科技金融創新服務②
近日,記者在安徽合肥高新區采訪時了解到,在區內企業安徽全色光顯科技有限公司部分新品研發的關鍵時刻,合肥高新區推出的“科大校友創業貸”為該公司送來500萬元,解決了資金緊張問題,助其渡過難關。
這樣的事例在合肥高新區不勝枚舉。“科大校友創業貸”,可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創業者提供準信用、低成本的金融服務,單戶最高貸款額度2000萬元,高新區提供貼息政策支持后,綜合成本不超過3.875%。一直以來,合肥高新區聚焦金融創新,已經形成以創新貸、青創貸等為代表的雙創金融產品,通過增信背書和風險共擔,彌補市場對創新創業的風險承受,提高雙創企業的融資可獲度。
營造優質科技金融服務環境
“我們在科技金融架構方面,系統地構建了科技企業信用、金融機制、體系、平臺、環境五個維度工作框架。”合肥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呂長富告訴記者,合肥高新區建立了以信用為核心的科技金融實驗室,堅持健全以“四方面聯動”為重點的科技金融協調機制,完善以“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為方向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打造以“合創匯”為代表的金融超市,營造優質科技金融服務環境,推進新興產業發展。
“我們與安徽省征信股份有限公司簽約、深化戰略合作,共建科技金融大數據實驗室。”呂長富告訴記者,通過建設全省首個縣區級多部門數據融合的法人基礎信息庫,匯集國家、省、市共29個政府部門,7個社會組織和海量互聯網數據資源,高新區實現了政務、社會與互聯網多源數據大融合。工商信息、股東關系、經營性指標、創新能力和政策兌現情況集合到一張企業頁卡上,一目了然。該高新區創新構建的5大維度、129項指標的企業發展評價模型,可動態開展企業畫像,為精準遴選高成長、高價值、高技術企業提供數據支撐。
呂長富告訴記者,合肥高新區通過建立健全省市區三級聯動機制、信用激勵機制、以股權投資為核心的投保貸聯動的機制以及分階段連續支持機制等,已經形成了以“四方面聯動”為重點的科技金融協同機制。
呂長富告訴記者,合肥高新區通過完善以“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為方向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構建了包括以政策擔保貸款為核心的債權融資產品鏈、以企業改制規范為突破的上市融資服務鏈、以政府引導基金為重點的股權融資產品鏈等。截至目前,合肥高新區下屬公司合肥高新建設投資集團公司(以下簡稱高新集團)參控股29支投資基金和4支專項資金,基金投資項目近600個,投資總額近800億元。
“此外,我們依托構建的區域經濟大腦,打造出高新區金融超市。”呂長富告訴記者,合肥高新區將13款政府性金融產品和外部優秀、適合合肥高新區企業的外部市場化產品引入金融超市,通過一鍵發布融資需求、創新的搶單機制、全面的風險管理、大數據運營分析等多個功能模塊,為中小企業提供全面的融資服務。呂長富表示,合肥高新區還通過依托安徽省股權交易中心,打造了投融資交易服務平臺;依托“合創匯”“未來匯”,打造了投融資路演服務平臺。
據統計,截至目前,合肥高新區累計舉辦大型“合創匯”“未來匯”品牌活動超100場,并首次在美國、日本等12個國家舉辦僑夢苑全球創新創業大賽,開展各類雙創活動超1500場,幫助200余個項目獲融資15億元。
呂長富表示,通過打造擁有一流營商環境的科技金融示范園區,合肥高新區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已進入長三角園區營商環境第一梯隊。資料顯示,合肥高新區營商環境指數2021得分為89.04分,成為全國高新區創新優化營商環境的引領者。
打破傳統模式 優化科企評價
安徽智飛龍科馬生物制藥有限公司生產的新冠疫苗已經在國內普遍接種。“我們雖然是新冠疫苗的主要生產廠商,但在疫苗上市前并未獲得訂單且處于虧損狀態。在這種情況下,想在銀行拿到一筆信用貸款是非常困難的。”該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正是中國工商銀行合肥科創企業金融中心(以下簡稱工行合肥科創中心)利用科創評級、科創授信,成功為企業投放1億元信用方式流貸資金貸款,這才使得他們的新冠疫苗及時投放市場。
“我們與高新區一道,共同開發、推廣科技金融創新產品;共同組建科創金融服務團隊,開展科創企業精準服務;在加強科創金融政策輔導和市場宣傳的同時,加強科創行業尖端技術領域政銀合作,共同提升協同創新能力。”工行合肥科創中心包敏紅告訴記者,今年以來,他們攜手合肥高新區,以金融創新賦能科技創新,共同打造科技金融服務新模式,為高新區發展增添新引擎。
包敏紅告訴記者,工行合肥科創中心充分運用科創評級與科創授信模型評價因子,打破傳統信貸思維模式,優化科創企業評價維度,弱化企業經營性現金流。
“通過深化對接、扎實推進實施‘十百千萬’專項行動,我們與合肥高新區建立了長效合作機制。”包敏紅表示,下一步,他們將建立重大科技創新及產業化項目與金融服務“一事一議”精準對接機制、強化對科技創新創業服務機構的金融服務保障等,引導資本等各類創新要素向科技企業集聚,打造科技金融創新服務的新樣板和政銀合作的新模式。
高新集團董事長蔡霞向記者表示,作為合肥高新區的投資主體,高新集團注重對原始創新項目、高層次人才創業、科技成果轉化等優質科創項目的投資和培育。其參控股基金累計支持上百個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大多屬于院士團隊、海歸人才、知名高校院所師生等高層次人才創業項目。
未來計劃共建“4個1+N”
“落實‘十百千萬’專項行動,合肥高新區與中國工商銀行合肥分行共建科技金融創新服務中心,目標是實現‘4個1+N’的建設成果。”呂長富告訴記者,“4個1+N”指的是共建一個數據開放共享實驗室,搭建一個金融聯合培訓平臺,創新一個體系化產品,服務一批埋頭探路的科創“潛行者”企業,在政策、產品、制度、模式創新等方面形成若干個科技金融服務體系建設成果。
“為了完成此項目標,我們也明確了重點任務。”呂長富表示,合肥高新區將把共同推進科技創新能力建設、共同推進科創金融產品完善、共同推進中國(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金融服務建設等作為下一步工作重點。
“我們將進一步加大高新區產業引導基金向種子期、初創期科技型企業傾斜,聚焦‘深科技創新’項目投資。”呂長富說,合肥高新區將積極協助中國工商銀行合肥分行聯合工銀投資、工銀資本、工銀國際等投資機構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學院等高校院所對接合作,引導科創項目落地,促進專項基金助推科技成果轉化。
“此外,我們還將開展科技金融服務創新先行先試,雙方共商共議、協同推進,因地制宜地推動設立合肥高新區風險補償資金池。”呂長富說雙方將共同爭取上級部門支持,發展科技金融、普惠金融、綠色金融、數字金融、國際金融等。(記者 吳長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