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央財政下達資金100億元,再次向實際種糧農民發放一次性農資補貼,統籌支持秋收秋種,緩解農資價格上漲帶來的影響。至此,2022年中央財政已分三批累計下達補貼資金400億元。
此次補貼對象是實際承擔農資價格上漲成本的實際種糧者,包括利用自有承包地種糧的農民,流轉土地種糧的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以及開展糧食耕種收全程社會化服務的個人和組織。這100億元種糧農民一次性農資補貼,主要用于統籌支持秋收秋種,緩解農資價格上漲帶來的種糧增支影響,進一步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
(資料圖)
財政部農業農村司司長吳奇修:中央財政在年初預算安排的300億元已全部撥付完畢的基礎上,又追加安排100億元,支持各地開展秋收秋種,確保秋季農業生產穩定,為奪取全年糧食豐收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湖南宜章:多部門聯動幫助農民了解政策享受紅利
今年400億元的農資補貼比去年200億元多了一倍。那怎么保障農民了解補貼政策,并順利拿到補貼資金呢?
湖南郴州宜章縣巖泉鎮團結村村民范儒祿:我有個問題提一下,就是說我這次除了種水稻之外,還種了5畝紅薯,請問這個紅薯有沒有補貼?
湖南省郴州市宜章縣是全國種糧大縣。在宜章縣巖泉鎮團結村,一場政策分享會正在進行。縣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帶著鎮村干部,向種糧戶們發放2022年第三批實際種糧農民一次性補貼宣傳單,詳細介紹此次補貼發放的標準和要求、補貼對象和依據等,并現場為大家答疑解惑。
湖南郴州宜章縣農業農村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黃守啟:這一次主要是對中稻和晚稻進行補貼,其它旱糧作物,比如紅薯、馬鈴薯,就沒有納入這次補貼的范圍。
除了現場答疑解惑,工作人員還采取“點對點”的方式走村入戶,上門為村里的種糧大戶算一筆“經濟賬”,指導他們填表申報。
不光有政策宣傳,目前宜章縣財政、農業、紀檢等相關部門已明確職責分工,同步開啟了種糧面積核算工作,堅決防止冒領、套用、虛報等現象的發生。同時,在全縣各大農商行網點設置了補貼專用“綠色窗口”,通過簡化發放流程,讓種糧農民更快拿到補貼。
湖南郴州宜章縣農業農村局局長堯紅華:以前手續比較煩瑣,原來發放最少都要3個月。目前來講,把手續規范以后,通過(簡化)流程,把部門責任確定以后,包括公示期,現在(補貼)基本上半個月就可以到位了。
“真金白銀”補到手農民種糧積極性高
截至目前,中央財政今年已分別在3月春耕、5月夏收和8月秋收秋種的關鍵環節,分三批撥付400億元農資補貼。眼下,正是秋糧生長和管理的關鍵期,前兩批補貼效果怎么樣?
在黑龍江北大荒集團的大豆地里,種糧農民劉琦看著結滿顆粒飽滿的豆莢,喜上眉梢。今年,劉琦的規模家庭農場種植了8000畝的玉米和大豆,到目前為止已經領取了種糧農民一次性補貼和耕地地力補貼將近70萬元。
黑龍江趙光農場規模家庭農場場長劉琦:補貼資金發放得都特別及時,春播的時候一筆,我們可以買化肥,等到夏管的時候又一筆,我們用這筆資金買農藥啥的,把這筆資金真正用在刀刃上,促進糧食生產。
在河南濮陽的高標準糧田里,種糧大戶周建士正忙著利用無人機對他的3000畝玉米進行病蟲害防治。
河南省濮陽市清豐縣固城鎮種糧大戶周建士:第一次每畝發了22塊錢,第二次是每畝10塊錢,這一共是(每畝)32塊錢,大大緩解了我們種植的困難,這樣對我們秋季農作物管理也帶來了幫助,現在我們正在搞無人機飛防,用這筆資金緩解了我們種植的困難壓力。
據了解,中央財政通過糧食風險基金專戶下達補貼資金,實行專款專用,專賬核算。第三批資金也將利用現有相關補貼發放基礎數據,采取“一卡(折)通”等方式,直接將補貼資金發放到實際種糧農民手中。
財政部農業農村司司長吳奇修:向實際種糧農民發放農資補貼,有效促進了種糧節本增效,切實保障了實際種糧農民的收益,充分調動了種糧農民的積極性,夯實了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礎。
(文章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