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中國汽車市場正經歷“存量競爭加劇、價格戰持續、新能源滲透突破”的三重周期疊加。
(相關資料圖)
乘聯會數據顯示,上半年國內乘用車銷量同比增長10.8%至1090.2萬輛。然而,供過于求的存量競爭格局進一步加劇,整車廠為爭奪份額持續擴張產能,需求增速滯后于產能增速。競爭形態上,價格戰仍處高位,上半年新車價格平均降幅達11.4%,上游零部件供應商、主機廠及渠道經銷商均面臨巨大盈利壓力。產業結構上,新能源滲透率達50.2%(6月單月突破53.3%),既擠壓傳統燃油車份額,也推動行業競爭重心從價格戰轉向技術與服務競爭。
在此背景下,從規模擴張轉向質量優先成為經銷商破局的核心方向,永達汽車(03669)2025年中期業績報告,恰以“庫存可控、現金流穩健、服務增厚”的實踐,為行業提供了韌性發展樣本。
財報數據顯示,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收270.72億元(人民幣,下同),扣除相關資產減值影響后保持盈利。同時,公司經營質量指標穩步改善,庫存周轉天數26.3天,同比減少0.4天,有效規避新車價格波動風險;經營活動所得現金凈額11.67億元,同比顯著增長66.9%,為業務調整提供資金支撐;期末凈負債比率9.8%,同比下降0.4個百分點,財務結構持續優化。
這些表現的背后,是永達汽車主動擺脫以量取勝傳統邏輯,通過精細化運營實現量利平衡的具體動作。在控制規模的同時,從控庫存到提效能,逐步將核心競爭力從規模轉向運營效率,這也正是行業轉型期優質經銷商的破局關鍵。
精細化運營成效顯著
具體來看,在庫存管理上,永達汽車采取主動控庫和動態調整的策略。一方面通過主動控制新車銷量以及進一步加強對各品牌新車存貨(含預付)資金的管控以保持整體新車業務的穩健,同時通過新車銷售與存貨資金數字化系統的聯動,對于30日以上新車超期庫存進一步加強管理,并與企業總經理和管理團隊績效實施捆綁考核,有效保障新車庫存的健康及資金周轉效率的提升。
截至6月末,公司在途在庫存貨余額49.86億元,較2024年末下降6.8%。這一舉措不僅降低了存貨對資金的占用,也規避了新車價格波動帶來的跌價風險,為現金流健康提供了堅實保障。
在單店運營質量提升上,永達汽車推動網絡優化和效能提升。上半年,公司加快非核心品牌與非核心區域門店的關停并轉,累計關停19家門店(含12家傳統品牌、7家新能源品牌),集中資源發展潛力更大的頭部品牌。新建7家頭部新能源門店(含5家鴻蒙智行網點),新增30個新能源品牌授權,籌建14家新能源門店(13家為鴻蒙智行)。截至6月末,公司運營網點總數209家,豪華品牌占比64.6%,獨立新能源品牌占比16.7%,品牌集中度進一步提升。
網絡優化的直接成效是有效地提升了單店運營效率和產出。同時,通過展廳與售后物業的多元化利用,單店運營成本進一步降低,形成“精而優”的網點布局優勢。
新能源與后市場,構建新增長曲線
在汽車行業電動化轉型不可逆轉的趨勢下,永達汽車將新能源業務作為戰略核心,通過銷量擴張與服務延伸,使其成為抵御傳統業務波動的“壓艙石”。同時,依托龐大的客戶保有量,強化后市場服務能力,以高毛利、強粘性的售后業務增厚盈利空間。
新能源業務方面,永達汽車上半年實現獨立新能源品牌銷量達10312臺(含經銷模式4455臺、直銷模式5857臺),同比增長49%,其中直銷模式銷量同比增長123.1%,反映出公司在新勢力品牌合作中的渠道優勢。更值得關注的是,新能源業務的質量屬性突出。上半年新能源新車平均售價26.73萬元,聚焦高端市場,單臺綜合毛利率維持在4%以上,顯著高于傳統燃油車新車毛利水平。截至6月末,獨立新能源品牌留存訂單近6000張,為下半年銷量增長奠定基礎。
在售后端,新能源業務的增長潛力也進一步釋放。上半年獨立新能源維修收入2.16億元,同比增長75.8%;平均單車產值3447元,同比增長16.5%;售后保有客戶達7.23萬,較2024年末增長25.9%,月均復合增長率超5%。這意味著,永達汽車的新能源業務已從單純賣車轉向“銷售+服務”的全周期運營,客戶生命周期價值持續提升。
新能源業務的加持下,永達汽車上半年實現售后服務業收入47.84億元,其中,維修保養收入46.60億元,毛利率為40.35%;零服吸收率(售后毛利覆蓋銷售及管理費用的比例)提升至84.2%,同比上升5.6個百分點。
為進一步挖掘存量市場中的增量機會,永達汽車還在積極探索、創新業務模式,構建多元化銷售策略。種種舉措皆在鞏固永達汽車后市場的盈利貢獻,強化客戶粘性,為長期發展積累了寶貴的用戶資產。
此外,永達的二手車業務也在穩健運營中實現突破。上半年,二手車交易量30427臺,公司通過嚴控庫存周轉及優化毛利結構,實現毛利率5.21%,環比提升0.81個百分點;毛利1.13億元,環比提升8.2%;周轉天數17.7天,同比下降2.5天,環比下降4天。公司還積極探索新能源二手車、批量車源合作、二手車出口等新模式,構建二手車生態,使其成為連接新車與后市場的重要紐帶。
“質量型經銷商”可持續發展邏輯更優
從永達汽車上半年的經營實踐來看,其“控庫存、穩現金、厚服務”的一系列動作,恰好印證了汽車行業從增量市場轉向存量市場后,經銷商競爭邏輯的核心躍遷。行業比拼的不再是誰能靠規模賣更多車,而是誰能以更高效率服務客戶、以更穩健財務抵御風險。永達汽車所展現的“質量型經銷商”特質,構建了長期可持續的發展底層邏輯。
這種邏輯的優勢,首先體現在運營效率的優先級高于規模擴張。當前汽車經銷商行業仍有不少企業陷入主機廠任務綁定的困境。經銷商為爭取返利超額提車,導致庫存周轉天數普遍超過40天,大量資金被低效庫存占用,還需承擔新車價格波動帶來的跌價風險。永達汽車通過主動控庫和動態調整策略,優化存貨周轉效率。這種效率差異直接轉化為財務安全墊,不僅覆蓋公司超億元的股息支付,還能為新能源網點建設、數字化系統升級提供資金支持。
其次,“質量型經銷商”的核心競爭力,在于構建了不依賴新車銷量的盈利結構,這一點在永達汽車的后市場表現中尤為突出。公司84.2%的零服吸收率,意味著其超八成的固定運營成本已由售后業務承擔,新車銷售只需貢獻少量毛利即可實現整體盈利。這種售后托底的結構,正是質量型經銷商區別于規模型經銷商的關鍵。
從長期發展來看,永達汽車的質量型布局與行業趨勢的契合度,進一步放大了其發展邏輯的可持續性。當前新能源滲透率已突破50%,行業競爭重心正從單一價格戰轉向“技術+服務+生態”的綜合競爭,經銷商的服務屬性正逐步取代銷售屬性成為核心價值。
永達提前布局的新能源業務,不僅實現銷量同比快速增長,更通過高端化、全周期服務,積累了高價值新能源用戶資產;同時,其豪華車+新能源的品牌組合,既依托豪華車客戶的高消費能力保障短期盈利,又通過新能源業務抓住長期增長機遇,形成攻守兼備的業務結構。此外,公司探索的電池循環產業、智能機器人布局,以及對AI技術賦能銷售服務的研究,也在傳統經銷商業務之外打開了新的增長空間,為質量型邏輯注入了技術驅動的長期想象力。
可以說,在行業整合加速的背景下,“規模型經銷商”因依賴增量紅利,抗風險能力弱,市場競爭力逐步減弱,而以永達汽車為代表的“質量型經銷商”,憑借效率、盈利、戰略的三重優勢,不僅能在當前周期中保持韌性,更有望在行業格局重塑中搶占先機,其發展邏輯的優越性將進一步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