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 >

        生態環境部:全國生態保護紅線已完成劃定并發布 全球即時

        時間:2023-04-27 15:07:03       來源:中國新聞網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新網4月27日電 生態環境部27日召開4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自然生態保護司司長王志斌表示,目前,全國生態保護紅線已完成劃定并發布。其中,陸域生態保護紅線覆蓋的國土面積不低于300萬平方公里,海洋生態保護紅線不低于15萬平方公里。

        會上有記者提問:生態環境部此前印發《生態保護紅線生態環境監督辦法(試行)》,該辦法試行對守住生態保護紅線有何意義,落實情況如何,接下來從哪些方面重點施策?

        王志斌表示,生態保護紅線制度是中國生態環境保護的一項重要制度創新,它提供了一種全新的生態保護模式,為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提出了中國方案。2019年,中國“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行動倡議,入選了聯合國“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全球15個精品案例。2020年,“生態保護紅線-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制度創新”案例入選了聯合國“生物多樣性100+全球典型案例”中的特別推薦案例。目前,全國生態保護紅線已完成劃定并發布。其中,陸域生態保護紅線覆蓋的國土面積不低于300萬平方公里,海洋生態保護紅線不低于15萬平方公里。

        王志斌指出,近年來,生態環境部一邊與自然資源部共同推進紅線劃定和評估調整,一邊在生態保護修復上強化統一監管,堅決守住生態保護紅線,不斷加強制度建設、強化監管能力、實施生態環境監督,取得積極成效。

        一是建立完善監管制度。2022年12月,生態環境部部印發了《生態保護紅線生態環境監督辦法(試行)》,聚焦誰來監督、監督什么、怎么監督和結果應用,明確了生態保護紅線生態環境監督制度安排和具體工作要求,規范和指導各級生態環境部門生態保護紅線生態環境監督工作,確保生態保護紅線生態功能不降低、面積不減少、性質不改變。2022年8月,生態環境部還與自然資源部、國家林草局聯合印發《關于加強生態保護紅線管理的通知(試行)》。2020年至今,生態環境部先后印發《生態保護紅線監管指標體系(試行)》和《生態保護紅線監管技術規范 保護成效評估(試行)》等8項系列標準,不斷提高監管科學化規范化水平,推動國家和地方數據互聯互通,形成有效的監管體系。

        二是建成國家生態保護紅線監管平臺。由國家發改委立項,生態環境部組織建設的國家生態保護紅線監管平臺項目近日完成驗收,投入業務運行。平臺邊建設邊應用,綜合利用30余顆國內外衛星資源,聚焦生態保護紅線生態環境監督,自動化掃描和識別地表的局部變化,及時監測預警生態破壞風險。累計發現各類人類活動圖斑3萬余個,為中央環保督察、黃河長江警示片拍攝等重大任務提供生態破壞問題線索2000余條,對自然保護地和生態保護紅線等重要生態空間基本實現全覆蓋,形成了支撐和服務全國生態保護修復監管的衛星“天眼”。

        三是開展生態保護紅線生態破壞問題監管試點。生態環境部從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等國家戰略出發,指導天津、河北、江蘇、四川、寧夏率先開展試點。聚焦重點人類活動,依托國家生態保護紅線監管平臺,將遙感監測提取的疑似問題線索移交有關省級生態環境部門、流域監督管理局進行實地核實,與地方開展會商,督促問題查處整改。目前,生態環境部在開展生態保護紅線生態破壞問題監管試點的過程中,發現生態保護紅線內仍存在一些占用生態空間、破壞地表植被、影響生態功能的問題,如非法采石挖沙等礦產資源開發建設活動、道路修建手續不全開工建設或建設超出審批范圍、不符合生態保護紅線管理要求的畜禽養殖、未經審批開展林地采伐等活動和行為等。上述問題均已移交有關省份。各試點省份高度重視,結合自身工作實際,制定相關配套政策,強化監管結果應用。目前大部分問題已得到整改。

        經過兩年實踐探索,生態保護紅線生態破壞問題監管工作,規范了流程、積累了經驗、鍛煉了隊伍,通過實踐形成了符合地方實際、可落地可操作的生態破壞問題“監控發現-移交查處-督促整改-移送上報”的工作機制和工作流程,壓實了地方政府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的主體責任,為開展生態保護紅線生態破壞問題常態化監管提供了經驗借鑒。

        王志斌表示,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深化“53111”生態保護監管體系建設,推動實施《生態保護紅線生態環境監督辦法(試行)》,持續加大監管力度,守住國家生態安全的底線和生命線。一是有序推進全國生態保護紅線生態破壞問題常態化監管,加大生態破壞問題監督和查處力度。二是開展生態保護紅線保護成效評估,以保護成效為導向壓實地方主體責任,確保保護修復科學有效。三是不斷提升國家生態保護紅線監管平臺業務化應用水平,推動智慧化、信息化、標準化監管。四是加強與有關部門溝通協作,完善部門協同工作機制,推動形成合力,共同守護好生態保護紅線。

        關鍵詞:

        首頁
        頻道
        底部
        頂部
        亚洲级α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 在线精品自拍亚洲第一区| 亚洲午夜精品在线|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色欲| 区久久AAA片69亚洲| avtt亚洲天堂| 亚洲国产精品不卡毛片a在线| 成a人片亚洲日本久久|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二三区| 亚洲人成色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色777777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ⅴa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代蜜桃|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小说图片视频| xxx毛茸茸的亚洲| 自拍偷区亚洲国内自拍| 亚洲熟妇AV日韩熟妇在线| 亚洲精品无码国产片| 色综合久久精品亚洲国产| 国产尤物在线视精品在亚洲| 伊人久久亚洲综合影院|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第一页亚洲| 国产亚洲精品岁国产微拍精品| 久久综合日韩亚洲精品色| 久久亚洲精品国产精品| 亚洲噜噜噜噜噜影院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区男人本色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影音先锋 | 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狠狠爱浪潮| 中文字幕亚洲免费无线观看日本 | 亚洲视频精品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久| 国产亚洲精品VA片在线播放| 在线观看亚洲专区|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五月天 | 亚洲av无码成人影院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