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鞏固易地搬遷脫貧成效,確保脫貧戶“搬得出、穩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標實現,近日,梧州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指揮部易安后扶專責小組制定“八項”重點工作舉措,聚焦易地搬遷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進一步強化易地搬遷后續扶持,多措并舉寫好易地搬遷“后半篇文章”。
摸清底數是開展工作的基礎。今年以來,我市聚焦就業、產業、資產等要素,發揮各級各部門及幫扶聯系人作用,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全面摸清各項工作底數。同時,我市持續強化防返貧監測幫扶和穩就業動態監測,確保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
(資料圖)
位于藤縣金雞鎮易地扶貧(集中)搬遷安置點附近的一家玩具廠,積極吸納周邊脫貧戶到廠就業,提高脫貧戶經濟收入。李鴻榮 攝(資料圖片)
在促進搬遷群眾穩崗就業方面,我市在強化就業幫扶、服務平臺建設、規范公益性崗位開發上下功夫,延續就業幫扶車間的各項政策,建立安置點崗位信息常態化推送機制,依托開發區、產業園區、農民工創業園、就業幫扶車間、以工代賑項目等縣域資源挖掘就業崗位。同時,我市圍繞市場需求和企業生產實際加大技能培訓力度,支持搬遷群眾創業促進增收。截至目前,全市有勞動能力的搬遷家庭(16至59歲)且有就業意愿的脫貧戶3556戶8141人,已實現“一戶至少一人就業”3556戶8141人,完成就業率100%;廣西區外就業4348人,占實現就業53.4%,實現了“一戶一人以上就業”和“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的目標。
產業發展是易地搬遷群眾實現“穩得住、能致富”目標的基礎。一方面,我市因地制宜持續發展培育后續產業,支持配套建設一批工業、農業產業園區標準廠房和各類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有條件的安置點發展景觀農業、觀光體驗、文化休閑、健康養生等新型業態,積極創建易地搬遷后續扶持示范樣板,帶動安置點產業發展和就業創業工作。另一方面,我市采取整體招商和靈活招商等方式,盤活利用有閑置資產、有引資需求和招商空間的安置點。截至目前,全市建設易安后扶項目共82個,資產總額約4.37億元;2023年落實易地搬遷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和項目14個,計劃總投資5000多萬元。
此外,我市還在提升管理服務搬遷群眾的綜合水平、完善安置地配套設施、夯實“三保障”等方面全面發力,持續強化政策資金支持,加強社區治理,助民穩定增收,提升文化服務,不斷增強搬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梧州發布
wuzhoufabu2015
梧州發布編輯部
編審:龍軍才
編輯:鄭玉華
文字:蒙敏瑩 鐘柱軍
來源:梧州日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