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新一輪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熱潮,2022年交出一份亮眼成績單的深市數字經濟公司將會如何逐浪“數字”藍海?
近日,深交所以“數字經濟破潮頭”為主題召開第二場“上市大廳”集體業績說明會,鋮昌科技、視源股份、中科創達、華大九天等代表公司核心成員共同亮相,解析公司業績,回答投資者提問,傾聽投資者建議,幫助投資者深入了解公司、產業最新發展趨勢。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行業持續景氣
當前,數字經濟已成為最具活力和創新力、輻射最廣泛的經濟形態。
數據顯示,深市共有數字經濟公司超過430家,市值約6.6萬億元,兩項數據分別約占深市整體的15.6%和19%。
2022年,深市數字經濟公司交出了一組令人振奮的數據:深市數字經濟公司持續創新突破,筑牢“數字中國”發展底座,近三年凈利潤復合增長率達11.1%;2022年,物聯網、網絡通信和半導體行業凈利潤同比分別增長67.3%、28.7%和6.8%。
今年一季度,數字經濟的帶動作用顯著增強,高技術服務業的產值和投資均顯著抬升,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增長明顯快于服務業整體。
上市公司作為實體經濟的“領頭雁”,行業的發展態勢也在其業績中有所呈現。
“公司將主要從兩個方面保持利潤的增長。一方面,華大九天自成立以來,一直保持高強度的研發投入,這是未來業務、收入不斷增長的源泉。另一方面,我們從業務和市場拓展方面,將不斷推出新產品、不斷增加客戶群。”華大九天相關負責人在業績說明會上回答投資者問。
華大九天主要從事EDA工具軟件的開發、銷售及相關服務。數據顯示,公司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6億元,同比增長64.71%;凈利潤2114.62萬元,同比增長101.71%。
實現開門紅的還有從事相控陣T/R芯片研制的鋮昌科技。公司今年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4012.76萬元,同比增長98.3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220.66萬元,同比增長15.36%。
作為數字經濟產業企業的聚集度,一季度工業互聯網和物聯網等深市數字經濟公司業績穩中有升,凈利潤同比分別增長10.3%和4.0%。在政策引領和各方資源投入推動下,深市公司結構持續向“數字化”“綠色化”“智能化”轉型升級,經濟轉型“領跑者”的作用將日益突出。
厚植發展新動能
機遇總伴隨著挑戰。當前,我國需要堅定不移走自主創新之路,加大力度解決自主可控問題。
在這場業績說明會上,記者梳理發現,“技術、創新、研發”等關鍵詞語成為了高頻詞。
“作為一家技術創新驅動發展的公司,我們會面向未來進行前瞻性人才布局,根據新技術、新業務的未來發展需要做好相應的人才儲備,保障公司的可持續發展。”視源股份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司一直密切關注新技術的演變,特別是近期AI技術的發展,持續探討如何與公司教育業務、企業服務等細分場景的深度融合,實現AI對行業應用的賦能。
鋮昌科技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司注重自主創新及核心技術能力的提升,研發投入的布局上主要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結合客戶對芯片產品的功能和性能等需求,依托積累的技術與經驗,持續迭代升級已有產品系列,不斷提升性能、保持產品的技術先進性及成本優勢,為下游應用提供更全面、完整的產品解決方案;另一方面公司堅持技術引領方向,重點把握市場發展趨勢,在前瞻性技術應用領域進行布局,加強技術預研產品的開發,提升產品應用性能等,進一步提高產品的競爭力并為下游客戶提升產品性能助力
數據顯示,2022年鋮昌科技研發投入總額為4328.26萬元,較2021年度同比增長45.29%,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例15.58%。
中科創達介紹,公司原有業務的收入,以及利潤, 持續盈利能力都是非常健壯的。在戰略升級的同時, 公司也在繼續保持業務的持續增長, 并通過戰略升級構筑面向未來長遠的核心競爭力和競爭壁壘。
機器人是中科創達目前看到的未來巨大的市場。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中科創達非常看重并會全面布局這一市場。無論是視覺模型還是語言模型, 這兩個模型的結合,甚至多模態一體的結合等等, 最終會驅動機器人時代的來臨。因此這是進入大模型的時機,也可以讓機器人大模型逐步成為現實。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網)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