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新聞9月24日訊(記者 周雨墨)湘超兩輪戰罷,第三輪門票依舊一票難求。不過,精彩的又何止是綠茵場上的比拼。
周末夜晚,走進長沙火宮殿,戲臺前坐滿了緊盯大屏幕的觀眾,桌上擺著“湘超狂歡套餐”;婁底萬豪城市廣場的巨幕前,數百人圍聚吶喊;益陽明清古巷的青石板路上,古墻下也立起觀賽大屏,市民李先生擠在人群中,手里攥著剛烤好的串兒笑道:“這大屏看得清楚,身邊都是加油聲,比在家看痛快多了! ”
(資料圖片)
這就是湘超的“第二現場”——全省14個市州精心布局的場外觀賽點,正讓足球以更輕松、更生活化的方式,“踢”進湖南人的日常。
邵陽市5D裸眼大屏。
觀賽點,就在身邊
“沒搶到現場門票,但來頤而康邊按摩邊看球,也是不錯的選擇。”長沙李女士的話道出不少人的心聲。傳統足球觀賽的門檻被打破,“第二現場”讓看球變得更普惠、更舒適。
各市州創新不斷:長沙布局42處觀賽點,覆蓋商圈、夜市、養生館等多元場景;邵陽在12個縣市區設33處“第二現場”,體育中心廣場還豎起5D裸眼大屏;郴州北湖水月洲島憑借商圈與水景優勢,成為球迷聚集地;岳陽在步行街、百盛廣場等地設置8個“第二現場”,夜市推出“賽事狂歡套餐”,商超設“湘超專享價”。
這些“第二現場”不僅緩解“一票難求”,更提升了觀賽體驗。足球不再只是90分鐘的競技,更成為連接消費與生活的紐帶。
湘見·建湘工業文化街區,球迷揮舞著“湘見·建湘不見不散”手牌,為衡陽隊加油。
看場球,感覺“值了”
“剛搶到消費券,商場還打折,這波看球太值了!”婁底觀眾的感慨,點出“第二現場”的經濟效應。
各市州借“票根經濟”撬動消費:長沙發放2025萬元專屬消費券,岳陽推出“一票歡購”通過云閃付發放77萬元券,益陽開展“商務惠享益起湘超”促消費活動……
數據也印證了實效:長沙揭幕戰單日帶動消費4.4億元,岳陽首賽拉動消費7000萬元,邵陽賽區首場“第二現場”觀賽約3.5萬人,帶動周邊消費約2200萬元,當日游客超51萬人次,直接拉動消費約1.5億元;衡陽首個主場日直接帶動消費約700萬元,綜合消費突破2000萬元。
這些數字說明,足球與城市生活深度融合,經濟效益遠超賽事本身。
長沙“第二現場”助威聲與歡呼聲相互交織。
熱度融入日常
如何讓賽事熱度轉化為持續消費動力?湘超“第二現場”提供了新思路。
岳陽“巴陵市集”聚合30家商戶,設非遺文創區與美食區;益陽南縣羅文村的鄉村舞臺上,村民搬著小板凳為球隊歡呼;衡陽回雁峰景區推出“湘超之夜”,除賽事直播外,還有猜謎贏獎、啤酒暢飲。
這些創新表明,賽事經濟不是曇花一現,而是可以沉淀為城市消費的新增長點。當觀賽點覆蓋商圈、夜市、景區,當一張球票成為消費“通行證”,賽事熱度便轉化為持續動力。
隨著湘超推進,“第二現場”正讓足球超越球迷圈子,成為市民的生活選項;超越體育范疇,成為連接文化、旅游與消費的綜合平臺。
這種“抬頭看球、低頭消費”的生活方式,或許將成為今秋城市記憶中的亮色,也讓足球成為觸手可及的生活樂趣。
本文為湖南頻道原創文章,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
本文鏈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646943/68/15308009.html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