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多因素集中釋放之下,蛋白粕23日表現強勁,菜粕和豆粕收盤雙雙漲超4%,強勢領漲商品市場。不過,在新季美豆產量顯著增加的預期下,粕類短期強勢尚不足以扭轉市場對其中長期偏空的觀點。
近期北半球肆虐的高溫干旱天氣給當前作物年度的農產品市場產量前景平添了不少的困擾。目前,北美的大豆已經進入了結莢期。咨詢機構Pro Famer周一開始的作物年度田間巡查顯示,受高溫干旱天氣影響,美國俄亥俄州每3英尺見方的大豆田大豆結莢量僅為1131.64個,低于上年的1195.37個。而在美豆另一產區南達科他州,當地大豆的結莢量也僅為871.40個,不僅低于上年996.86個的水平,亦明顯低于三年均值水平。這加劇了市場對美豆產量受天氣影響減損的擔憂。
美國農業部的官方數據也顯示,截至8月21日當周,美國大豆生長的優良率為57%,不及預期的58%,且為年度內的新低;大豆結莢率僅為84%,低于去年同期87%的水平以及五年均值86%的水平。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在產量憂慮升溫的同時,國內粕類需求見好,也點燃了資金做多粕類價格的熱情。多家機構的統計顯示,盡管近期油廠開機積極性提高,但最近一周國內豆粕庫存仍顯著下降,印證了豆粕現貨需求改善的現實。
中國糧油商務網的數據顯示,截至8月19日當周,國內沿海主要油廠豆粕庫存降至58.5萬噸,為至少近九年以來同期最低水平,較之前一周大幅下滑11.8萬噸,較去年同期大幅回落31萬噸。上海邦成糧油的數據也顯示,上周豆粕庫存周環比減少10萬噸至65.6萬噸,月環比減少27萬噸,周度提貨量攀升至145.5萬噸。另外,我的農產品網22日公布的數據也顯示,2022年第33周(8月13日至8月19日),全國主要油廠大豆庫存上升,豆粕庫存及未執行合同均下降,當周豆粕共成交176.28萬噸,日均成交35.26萬噸,成交均價4273元/噸。
加上8月本就進入巴西大豆和美國大豆出口交替的時期。在巴西可供出口的大豆數量減少和美豆舊作庫存緊張,以及國內生豬養殖利潤良好等因素的綜合影響下,“預計短期國內豆粕價格走勢震蕩偏強,現貨及近月豆粕基差保持堅挺。”國家糧油信息中心23日的觀點認為。
此背景下,短期資金做多蛋白粕的熱情被點燃。盤面數據顯示,23日菜粕和豆粕主力合約分別增倉3.38萬手和14.17萬手,凈流入資金分別達到2.67億元和14.23億元。
不過,基于對新年度蛋白粕原料增產的預期,市場對蛋白粕價格中期仍多持偏空觀點。在8月12日公布的USDA月度供需報告中,下一年度全球大豆產量預估被上調至3.93億噸,其中美豆因單產上調至51.9蒲氏耳/英畝,產量預估被上調至45.31億蒲氏耳。盡管這一產量水平較5、6月份的預估略低,但仍高于當前市場年度44.35億蒲氏耳的水平。加上2022/23年度全球油菜籽產量有望顯著復蘇,新年度粕類原料供應并不緊張。
基于此,銀河期貨23日研報策略稱,近期機構調研或加劇粕類盤面波動,但從氣象模型來看,今年并不支持大范圍的減產與面積縮減,因而新作累庫相對確定,不支持反手做多。前期空單建議繼續持有,豆粕01合約背靠3900元/噸一線止損;菜粕大方向偏空邏輯不變,01合約空單建議繼續持有。
南華期貨也表示,當前的蛋白粕主要因為舊季供給不足而價格依舊高企,但在遠期預估充裕的情況下,可以考慮逐步布局遠月蛋白粕空單,由于本周會發布USDA面積修正報告及Pro Farmer調研報告影響行情,短期可能令價格強勁,未入場空單建議暫時規避,已入場空單建議按照風險接受度設好止損。
(文章來源:新華財經)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