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廣西玉林、梧州
養殖企業F
企業簡介
【資料圖】
當地種豬養殖企業,目前能繁母豬存欄2000頭左右,以仔豬銷售、自繁自養為主,年商品豬出欄約在1.5萬頭左右。
1.產能情況:由于考慮到目前生豬集團的競爭較大,企業處于逐步推出生豬養殖,轉向種豬基因選種環節。目前在玉林地區能繁母存欄2000頭,同比下降75%,psy應該在25以上。現在母豬胎齡平均在4胎左右,處于生產性能峰值水平。
2.養殖情況:區域內多以公司+農戶的養殖模式,代養費根據農戶養殖情況結算,目前正常情況在150-200元/頭。
3.仔豬價格:目前7公斤仔豬價格在500-600元/頭之間。仔豬價格的變化主要還是結構調整,一是部分集團有外采仔豬情況,以滿足今年的出欄增量目標;另外當前正處于補欄積極性較高的季節,再疊加一個情緒推動,導致價格上漲。
4.疫病:目前疫病對當地生豬養殖影響一般,廣西疫病主要集中在高溫及降雨時期,局部地區仍有點狀散發出現混合感染,但多數以拔牙為主,由于企業重視及調整,免疫水平有所提高。
5.二次育肥:了解到周邊地區,二次育肥規模體量少。多以貿易商、小散戶為主進行一個30 天左右的短頻快思路,由于當地消費習俗還是以熱鮮為主,屠企宰量有限,二次育肥一般為分批出欄,隨進隨出,主流還是處于觀望狀態。
6.養殖成本:在代養模式下,企業正常的一個養殖成本大概在7-7.5元/斤左右。
7.養殖結構:目前玉林地區的散養戶是減少的,前幾年的散戶--母豬規模在1000頭以上的,大多都去做集團的代養了,小規模的散戶做二育。目前廣西地區的養殖結構應該是規模場:散戶=7:3左右。
8.調運方向:玉林地區的豬,主要銷往廣西省內,部分有走向廣東的。實行點對點調運后,往兩廣交界地區的調運增多。
9.對行情看法:眼下一季度本身處于一個消費低迷階段,價格可能在成本線上下徘徊。后期四季度不管價格高低,總會有一個消費高峰,價格會略有盈利。不過整體行業競爭也愈加激烈,需求雖有向好,但是供需矛盾或逐漸突出,外加北方二次育肥豬的進行或對供應端造成不確定性壓力,可能造成階段性下降。
生豬調運商、屠宰企業G
企業介紹
公司有獸醫獸藥服務,同時涉及養殖、屠宰,后期還會發展深加工產品。當前屠宰銷售以本地熱鮮及廣東中溫肉為主,銷售占比基本各占一半。目前日屠宰量約在700頭左右,過年時屠宰量約在1000頭左右,屠宰尚處于起步發展階段,產能設計為4000頭/日。
1.調運情況:梧州區域地理位置優越,靠近廣東,生豬調運基本都從這里過去。目前每天約50-60車,主要銷往深圳、東莞、珠海、廣州等地。在春節時,外調車量能達80-100車。調運多以規模養殖的生豬為主,散戶豬多為本地消化。新冠管控放開后,調運增多,但是豬病目前是沒有大規模爆發的。
2.凍品庫存:企業目前沒有做凍品庫存,一是人手不夠,二是2月價格沒有跌到預期心理價位,如果后期有低價,還是會做部分凍肉庫存。凍庫庫容為3000噸。
3.屠宰及消費:去年五月份因廣東調運政策的影響,當地屠宰量上升明顯,從日屠宰量 200 頭/天,提升到 1000 頭/天;但從 6、7 月份后屠宰量又逐步的恢復到正常水平。代宰費在 80 元/頭,豬副在 140-160 元/套,不含頭蹄尾板油及腰子。含頭蹄的出肉率約在81%,三清白條出肉率約在70-72%。目前一季度消費同比去年一季度的情況是有所提升,現在雖處于消費淡季,但較新冠疫病之前消費也是有所好轉。去年12月做臘肉的不多。
4.養殖情況:當地養殖成本在 8.3 元/斤左右,飼料原料有所優化。目前 psy 約在 24- 28 左右,性能在逐漸提高。
5.養殖體重:體重基本以 260-280 斤為主,整體變化不大。
6.二次育肥:二次育肥的群體,主要是6000-10000頭欄舍的小散戶;其中10000頭以上的,二次育肥主要考慮在低價時進入,目前的價格入場人數不多;但在前期價格低位時,區域內有部分二次育肥進入市場。
7.仔豬價格:當前區域內斷奶仔豬價在 650 元/頭左右,省內部分大型養殖公司均有外采仔豬的情況,但對下半年仔豬價格并不樂觀;散戶多以采購30斤仔豬為主,存活率更好。漲價較快的原因,認為主要是區域內的集團廠都有增量采購需求,已保證下半年或全年的出欄目標,所以推動仔豬價格快速拉漲。
8.疫病情況:春節前后,當地疫情病不明顯,在區域內雖有混合感染的情況,但處于零星爆發,波及面不大。春季可能發病會多一些。
9.去年夏季的罕見高溫,可能是對配種情況有一定影響的,加之年末北方冬季疫病影響,可能也是當前仔豬價格居高的原因。
10.后市看法:目前對上半年行情保持謹慎態度,下半年雖有消費提升,但因產能的增加,價格難有樂觀態度。
3.9 廣西賀州、桂林
養殖企業H
企業簡介
公司以種豬、豬苗、肉豬的養殖、銷售為主;也會有豬精液生產、銷售;及豬肉、豬肉制品、生豬副產品銷售;還有飼料加工及銷售等。以公司+農戶+養殖小區的養殖模式。
1.產能情況:企業在廣西母豬存欄有8萬頭,廣東3萬,去年肥豬出欄量165萬頭。規劃在未來5年都是擴張狀態,預計23年出欄要增加到200萬頭左右,現在正常的月出欄規劃為16-18萬頭。料肉比2.6,目前窩均健仔數下降0.3-0.5頭,全程成活率在93%-94%,之前95%,主要因冬季病稍多些。
2.養殖結構:企業目前賀州全是公司+農戶代養的,代養費根據農戶養殖情況結算,正常情況在260-300元/頭。
3.出欄流向:80%以上銷往廣東,20%內銷。
4.出欄體重:企業1月出欄均重在245斤左右,目前250斤,預計今年全年平均體重保持在250斤,保持正常出欄。
5.疫病情況:當前企業所在區域暫無明顯疫病,了解到2月份省內局部地區種豬場發生疫病,處理方式主要還是以拔牙為主,同比去年整體穩定。判斷地區疫病主要從當地處理母豬及小體重段出現異常激增來看;兩廣地區還是要重視雨季及高溫影響。
6.二次育肥:由于飲食習俗不同,周邊地區,二次育肥規模體量還是偏少,散戶貿易商還是處于觀望狀態。今年的二次育肥沒有去年做的多。
7.仔豬價格:目前企業給農戶的仔豬投苗價格在300元/頭左右,全部豬苗投給合作代養農戶,公司仔豬外購較少,也基本不對外出售。
8.養殖成本:公司的養殖成本約7.8元/斤左右(不考慮成活率),成本較低,但還不是區域內集團企業中最低的。
9.飼料:自有飼料廠能滿足自養需求,原料由集團統一采購。一般根據集團采購的原料到貨情況調整配方。比如玉米到貨少的時候,考慮用糙米及高粱替代;豆粕到貨少時,用菜粕、葵粕替代。
10.對行情看法:一季度處于虧損期,預計二季度會有回升,但漲幅有限制,預計在8-8.5元/斤,認為現在是階段的上漲,需求并未有好轉,下半年可能盈利,高價看7-8月,原因還是北方疫病造成短暫空檔期。
屠宰加工企業I
企業簡介
公司是區域內的定點屠宰企業,現階段日屠宰量在400-500頭左右,約占桂林屠宰量的25%,同比去年屠宰量有所下降。通常情況下春節前旺季,需求可增加30%左右,正月十五之后宰量下降。
1.銷售區域:桂林地區偏好消費大豬,屠宰后主供周邊城區,南方熱鮮肉中間環節較少,屠宰場宰殺完成后直接進入終端集貿市場。
2.當下企業自營居多,有占到7成,代宰3成左右,代宰要有利潤,才會多。
3.出肉率及采購來源:廣西一般代宰費 80 元/頭,當前普遍收購260-300斤的生豬,帶頭蹄的出肉率大概在80-82%。自宰部分主要拉豬來源是公司豬(2000-3000頭育肥規模)。
4.虧損情況:毛白價差大概在3.2-3.4元/公斤能保本,當前普遍虧損,平均虧損 20-50 元/頭(僅白條),特別是最近價格震蕩,白條走貨較為困難。
5.調運情況:通常2-3月,一般是消化臘肉階段,目前桂林屠宰2000頭/日,有四分之三都是縣鎮消費,剩余的走廣西其他地區。沒有走省外的。
6.周邊養殖環境:目前散戶基本屬于公司+農戶,特別是非瘟之后代養較多,二次育肥還是少。目前淘汰母豬價格高,個人感覺還是母豬少,本地春節前后,周邊沒有出現集中淘汰情況 。
7.企業有凍庫,但目前沒有囤凍肉,主要是對價格把握不好,還在觀望。
8.收豬體重:目前周邊大體重豬比去年明顯下降,收300斤以上的大豬比較吃力;260-300斤的比較好收。年前周邊公司已經不養大豬了,養標豬為主。
9.對行情看法:眼下來看短期會在8-8.5元/斤,也就是成本線附近徘徊,目前區域內體重有所下降,散戶大肥也在不斷消化,預計養殖下半年應該是穩中有增,會在成本線上微盈利。
3.10 廣西桂林
養殖企業J
企業簡介
公司是一家廣西大型民營企業,總部位于廣西桂林,分公司主要分布于廣西、云南等地。集糧油食品、糧油飼料、禽畜養殖、禽畜育種、生物科技五大產業于一體,禽畜飼料和禽畜養殖是公司核心產業。
1.產能情況:去年能繁母豬存欄200萬頭,預計今年增至250-270萬頭區間。此外,企業肉雞出欄規模在8000萬-1億羽左右,鴨苗上市在6000-7000只。母豬生產性能較去年提高,22年下半年企業開始更新母豬(丹麥),今年psy在30左右,21年-22年是28-29.母豬周轉在2.3-2.4次/年,年更新率30-31%。全程料比2.4-2.5。
2.產能布局:40%在省外,60%在省內。目前沒有做自繁自養,代養為主。桂林地區養殖結構為集團:散戶=6:4。
3.廣西產能情況:廣西目前的能繁母豬存欄水平已經超過非瘟前的水平了,集團廠快速擴張,目前廣西集團廠:散戶的出欄比例為7:3.出欄也是整體過剩的,一半左右的出欄都外調了。
4.飼料銷售:飼料外銷占80%,銷售給集團廠和渠道的都有。今年1-2月,外銷飼料下降,去年1月是增長的。全年來看,近2年3季度的飼料銷量是最高的,增幅在10%左右。
5.出欄情況:公司去年下半年有新建廠投產,因此今年4-5月,出欄量會有增量出欄。
6.仔豬情況:仔豬有外采20%,一般都會保留一部分的外采仔豬比例。今年各家集團廠都做了增量目標,所以仔豬采購需求提升,抬高了仔豬價格。
7.出欄體重:240-250斤區間,去年同期體重在240斤左右;廣西地區體重北重南輕,未來體重可能變化不大,廣西的需求都是240斤以上的豬。
8.二次育肥:今年做二次育肥的相對較少,價格上了8塊之后,就幾乎沒有做了。
9.疫情:春節前后每年都有反復,這是常態化現象;今年腹瀉等比較穩定,雨季高溫高濕環境下,疫病會多一點。
10.消費:桂林地區除了豬肉以外,還主要消費禽類,魚類等,所以雖然是旅游城市,但是對豬肉消費的需求帶動還是不會很大。
廣西生豬調研總結
1. 產能方面來看,廣西地區由于其地理、氣候、政策等優勢,吸引了大批生豬養殖集團企業到廣西布局,再加上公司+農戶的代養模式的快速發展,廣西地區體現產能快速增長,規模加快集中的特點。即廣西地區2022年出欄生豬3347.44萬頭豬,有70%左右源自集團企業和本地龍頭公司,僅30%源自散養戶。而集團企業或本地龍頭養殖企業今年的psy都有一定的增長,增幅在7%-15%,因此,在集團母豬穩增的基礎上,疊加psy的提升,預計今年廣西地區出欄同比增量或有一定的空間。
2. 疫病角度來看,去年年末的冬季疫病,主要影響北方的東北地區、山東西北部、江蘇北部的一些村鎮,影響面上來看,或與2021年年末相當。而廣西普遍反饋疫病情況很少,對南方地區或許影響甚微。同時,值得關注的是,廣西或者說南方地區的雨季高溫期間(5-7月),豬病情況會普遍增多,對于新建廠的集團企業來說,防控能力強,拔牙快,應該能較快的控制影響范圍,但還是需要關注利用南方疫病進行生豬價格炒作的情況。
3. 體重上來說,多數養殖集團今年的體重同比持平,廣西北部地區同比有增5斤左右,且多數想法為全年維持體重為主,少部分企業會根據行情,或者根據習慣進行增重,所以從豬肉端供應來說,今年廣西地區的體重,大概率比去年有增無減。
4. 調運:由于臨近銷區,且廣東地區目前尚不能實現供給自足,故廣西出欄的約3350萬頭豬,約有1300-1700萬頭是外調至廣東等地區的。
5. 二次育肥:廣西地區多數散戶成為了集團廠的代養,僅有部分規模達不到代養條件的小散戶,會做二次育肥。但是目前生豬價格底部時間短,廣西二次育肥的參與度不及去年,且價格接近8塊后,二次育肥多已停止。
6. 飼料原料方面,由于臨近東南亞,故飼料原料替代品使用較多,多數本地龍頭養殖公司進行了飼料配比優化改善,使得養殖成本在全國看來具有一定的競爭力。
綜上所述,即使考慮到常態化的每年雨季高溫期間的疫病影響,正常的情況下,今年廣西地區的供應也是充足且有一定增量的,同時體現到出欄數量及出欄均重上。而消費的復蘇情況,似乎比預期進度的推進的更加緩慢,加之人口結構趨勢的變化和家庭消費豬肉的相對剛性,僅靠旅游、團餐等餐飲活動帶動,豬肉消費的增幅或較為有限。
(文章來源:西南期貨)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