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3月29日下午,博鰲亞洲論壇期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副總裁、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朱民接受了媒體群訪。
在回答《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關于“硅谷銀行與國內中小銀行的危機有何區別”和“今年我國中小銀行危機重演的可能性”的問題時,朱民表示,硅谷銀行的案例和中國的中小銀行案例完全不同。要從根本上解決中小銀行經營模式和定位的問題,如果不解決,也不排除會發生其他的中小銀行危機,但不用過于擔心,因為它不會成為系統性風險。
在他看來,硅谷銀行的案例和中國的中小銀行案例很不一樣,硅谷銀行是資產負債表錯配。因為宏觀環境的誘導,當宏觀環境發生變動的時候產生了流動性問題。中國的中小銀行更復雜,第一,它的治理機構不清楚;第二它的業務模式定位也不清楚,因為中小銀行嚴格說是落地于支持、服務當地中小企業的,但是很多中小銀行都在走投資房地產等道路,第三,由此產生它的風險管理不到位。
朱民說,在過去的幾年里,中國處理了一系列中小銀行危機,包頭銀行、盛京銀行,還有河南的銀行,大概處理了十幾起這樣的銀行,現在也形成了一些經驗,與此同時,給中小銀行普遍地增加了資本金,發了二級資本債、永續債,大概發了800多億元給這些銀行當補充資本金。現在整個銀行體系的壓力測試,中小銀行占高風險的比重也跌得很低了。經過過去三到四年的整理,整體好了很多。
朱民表示,從未來來看,中小銀行還是很重要的,要從根本上解決經營模式和定位的問題,如果不解決這個問題,也不排除會發生其他的中小銀行危機,但是它和硅谷銀行不是一回事。有了這個事也不用擔心,因為它不會成為系統性風險,都是孤立事件。我們經過這幾年,已經有經驗處理這樣的事情。
(文章來源:中國經濟周刊)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