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性的本質是不斷地制造需求和不斷地滿足需求的思維和創造的智能運動。
2、為了便于理解人性的本質,可從客觀存在的,自然的人性、經濟的人性和社會的人性等三個方面來思考:自然的人性具有自動地反映出生命生存與發展的最基本的需求的表現,即,生存、生長、發育、健康、繁殖等最基本的需求的表現。
3、對于自然的人性來講,無所謂善惡之分。
(資料圖片)
4、經濟的人性反映出人在滿足了最基本需求的基礎上,具有進一步追求自我發展,占有更多的資源,滿足自我欲望的需求的表現。
5、從亞當·斯密開始,經濟人概念一直是經濟學的一個基本前提,其思想內容也隨著經濟學本身的發展而日益豐富。
6、在現代經濟理論中,經濟人的思想主要包含三個命題。
7、第一,經濟人是自利的,總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地滿足自己的欲望。
8、第二,經濟人是理性的,能正確判斷自己的利益,具有對環境的學習適應能力,從而能最大地實現自己的利益。
9、第三,只要有優良的法律和制度,經濟人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的自由行動會無意識地有效增進社會公共利益。
10、經濟的人性的概念是經濟人概念的延伸。
11、經濟的人性是以自利為主的,一切從自身利益出發的人性。
12、社會的人性反映出人具有在滿足他人需求的同時滿足自身需求的表現。
13、人是在自然屬性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能夠勞動和創造的高等動物。
14、勞動和創造使人具有了社會屬性。
15、社會的人性的概念是人的社會屬性概念的延伸。
16、社會的人性是以利他為主的,一切從他人利益出發從而有可能達到互利的人性。
17、因此,從以上三個方面來分析,人性的本質實際上是自然的人性、經濟的人性和社會的人性的綜合體,只不過,不同的人,或同一個人的不同時期,其三個方面的人性的需求表現的程度各有不同。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