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關注一下國際新聞。
(資料圖)
首先來看看美國颶風“伊恩”。目前,“伊恩” 已降級為熱帶風暴并向北卡羅來納州和弗吉尼亞州移動。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當地時間10月1日報道,目前,颶風“伊恩”已致美國佛羅里達州至少65人死亡、北卡羅來納州4人死亡。美國總統拜登于當地時間10月1日批準北卡羅來納州進入緊急狀態。
接下來關注一下“北溪”管道事件最新情況。據新華社,俄羅斯對外情報局局長納雷什金9月30日表示,俄方已有的材料顯示,“北溪”天然氣管道損壞背后有“西方的痕跡”。另外,據央視新聞援引德國媒體1日報道,“北溪-2”天然氣管道發言人稱,管道內氣壓和水壓已經達到平衡,管道已經不再泄漏氣體。
最后來看下歐洲能源問題。據央視財經,歐洲理事會近日宣布,正式批準歐盟委員會此前建議的有關控制能源價格的緊急措施。措施的三大要點是:限電、限價、征收暴利稅。能源價格飆升讓不少英國人的生活成本陡然上漲。當地時間10月1日,大批民眾在倫敦市中心舉行示威活動,抗議當前英國能源價格飆升、生活成本上漲。此外,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近日在被問及歐洲的能源短缺和能源價格飆升問題時也發出警告,稱形勢可能“非常可怕”。
颶風“伊恩”致美多地多人死亡,仍有超200萬用戶斷電
當地時間9月28日下午,“伊恩”以4級颶風強度在佛羅里達州西南海岸登陸,,給當地帶來暴雨、風暴潮和洪水,造成大量房屋、基礎設施以及車輛、船只嚴重受損。隨后,“伊恩”于9月30日美東時間14時05分在南卡羅來納州喬治敦(Georgetown)附近登陸。美國總統拜登此前就聯邦政府應對颶風“伊恩”發表講話,他稱,這不僅僅是一場個別州的危機,而是一場“美國危機”。他表示,這次颶風的破壞是“毀滅性的”,美國已經開始看到了颶風破壞的規模,而這很可能成為美國國家歷史上經歷的最糟糕的風暴。
目前,“伊恩” 已降級為熱帶風暴并向北卡羅來納州和弗吉尼亞州移動,最大持續風速約為每小時45英里。預計美國沿海地區的熱帶風暴警報將至少持續到當地時間1日上午,南卡羅來納州、北卡羅來納州和弗吉尼亞州部分地區可能會發生大規模洪水。
美國總統拜登于當地時間10月1日批準北卡羅來納州進入緊急狀態,并下令聯邦政府提供援助,以幫助應對颶風“伊恩”對當地造成的影響。根據聲明,拜登授權美國國土安全部(DHS)和聯邦緊急事務管理局(FEMA)協調所有救災工作,并提供聯邦資金幫助當地救災。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當地時間10月1日報道,截至當天15時左右,颶風“伊恩”已在美國佛羅里達州造成至少65人死亡。此外,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州長羅伊·庫珀辦公室發布消息稱,受颶風“伊恩”影響,該州已有4人死亡。
據央視新聞援引《國會山報》當地時間10月1日報道,美國電力跟蹤網站PowerOutage.us的數據顯示,在颶風“菲奧娜”和已經降級為熱帶風暴的“伊恩”影響下,截至1日早上,美國仍有超過200萬用戶斷電,其中佛羅里達州斷電用戶有120多萬戶,北卡羅來納州約有30萬戶,弗吉尼亞州有超過9萬戶,南卡羅來納州有超過5萬戶,而美國海外屬地波多黎各,在颶風“菲奧娜”摧毀當地電網近兩周后,仍有超過20萬戶沒有電力供應。
“北溪-2”天然氣管道不再泄漏氣體
據央視新聞,當地時間10月1日,丹麥能源署表示,運營“北溪”天然氣管道的北溪AG公司所提供的信息表明,“北溪-2”天然氣管道中的壓力現已穩定,這表示管道中保持加壓的所有天然氣都已排空。目前“北溪-1”天然氣管道的排空情況還不清楚。
另據德國媒體1日報道,“北溪-2”天然氣管道發言人稱,管道內氣壓和水壓已經達到平衡,管道已經不再泄漏氣體。
另外,據新華社消息,俄羅斯對外情報局局長納雷什金9月30日對媒體表示,俄方正在對“北溪-1”和“北溪-2”天然氣管道發生損壞進行調查。俄方已有的材料顯示,事故背后有“西方痕跡”。
俄羅斯“北溪-1”項目運營方北溪天然氣管道公司9月30日發表聲明說,對“北溪”管道受損程度進行評估前無法預測管道何時能恢復供氣。在獲得正式許可后,公司將在天然氣管道壓力穩定且天然氣停止泄漏后才能進入管道受損區域,對管道損害程度進行評估。
對于“北溪”管道遭破壞,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9月30日在記者會上說,北約盟國將保護關鍵基礎設施,并正在加強情報和信息共享、分析現有數據,以期發現管道被破壞的線索。
英國多地民眾舉行示威抗議能源價格飆升
蓋茨警告:形勢可能“非常可怕”
烏克蘭危機爆發以來,受歐盟對俄羅斯制裁產生反噬效應影響,歐洲能源供應緊張,天然氣和電力價格飆升,導致整體通脹水平居高不下,令歐洲經濟承壓。
能源價格飆升讓不少英國人的生活成本陡然上漲。當地時間10月1日,大批民眾在倫敦市中心舉行示威活動,抗議當前英國能源價格飆升、生活成本上漲。
8月底,英國能源監管機構宣布,從今年10月起,英國普通家庭的年度能源價格上限將大幅上調80%。雖然英國政府此前宣布,將在今年冬天為每戶減免400英鎊的能源費用,但在能源價格飆升、通脹水平空前的情況下,這樣的措施恐怕只是杯水車薪。
“受夠了”“凍結價格,而不是讓民眾受凍”。10月1日,在英國倫敦國王十字廣場前,當地居民手舉標語,表達不滿。據示威活動組織者介紹,除倫敦外,當天在伯明翰、曼徹斯特、利物浦等12個英國城市也都舉行了這樣的示威活動。
而歐盟方面,歐洲理事會近日宣布,正式批準歐盟委員會此前建議的有關控制能源價格的緊急措施。措施的三大要點是:限電、限價、征收暴利稅。
據央視財經報道,歐盟成員國同意在今年12月1日至明年3月31日期間主動減少10%的用電量,其中在用電高峰時段減少5%的用電量。具體的限電節電措施由成員國自行決定。
歐洲理事會同意將歐盟內發電企業的收入上限設定為每兆瓦180歐元,這個限額適用于使用可再生能源、核能和褐煤發電的企業。原因是這些企業今年受益于歐洲能源定價機制而獲得了意料外的超額收入。
歐盟成員國同意對使用原油、天然氣和煤炭等化石能源發電的企業設置臨時性強制義務捐助。捐助額按可稅利潤計算,如果該發電企業今年和明年的利潤超過2018年以來年平均利潤的20%,超出部分將被作為義務捐助由政府征收,用來補貼因電價上漲受損失的家庭和企業。
歐洲理事會同意成員國為中小型用電企業設置臨時最高限價,如果必要這個限價可以低于成本。
歐洲理事會強調這些措施的臨時性和特殊性,僅在今年12月1日至明年12月31日間執行。其中,限制相關企業收入上限的規定只適用于今年12月1日和明年上半年。塞浦路斯和馬耳他兩國可以不受這些規定的限制。
不過,就設置天然氣價格上限一事,歐盟能源部長仍未能達成一致。
負責能源事務的歐盟委員卡德麗·西姆松在會后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由于部分成員國認為對包括液化天然氣在內的俄羅斯出口天然氣設置價格上限是一種制裁,因此會議并未就此達成一致。而對法國、意大利和波蘭等15個歐盟成員國提出的更廣泛地對天然氣價格設置上限的提議,歐盟內部也存在分歧。
持反對意見的德國、丹麥、奧地利和荷蘭等國認為,如果在價格競爭激烈的全球市場上無法與其他買家競爭,會導致歐盟國家難以購買到天然氣,危及能源供應安全。
近日,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在接受彭博社記者阿克沙特·拉蒂(Akshat Rathi)采訪時,被問及歐洲的能源短缺和能源價格飆升問題。蓋茨說:“在非常寒冷的冬天和溫和的冬天,所需要的天然氣量的差異會讓人們感到驚訝……因此,你最好期望這是一個相當溫和的冬天……如果這是個非常嚴酷的冬天,那么權衡是非常非常困難的,包括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工業能源使用,人們尚未對此真正做好準備。”
蓋茨還對一些西方國家宣布將停止購買俄羅斯能源表示懷疑,他表示,在一段時間內歐洲將不得不繼續依賴這些進口。
蓋茨表示,今年冬天,歐洲可能面臨“非常可怕的形勢”。他警告稱,由于一些國家在沒有可行替代能源的情況下放棄俄羅斯能源,整個地區的能源價格飆升可能意味著人們無法取暖。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
關鍵詞: 北卡羅來納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