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張國強、王優、陳羽茜)讓每一個刑滿釋放人員有家可歸,生活有著落,將安置幫教工作落到實處,最大限度地減少重新違法犯罪現象,江岸區司法局認真為每一位刑釋人員化解生活難題,助力回歸社會。
刑滿釋放人員劉某為新村司法所送上錦旗。通訊員供圖
新村街道刑滿釋放人員劉某,20年前因販賣毒品被判處死刑緩刑二年執行。由于其在監獄表現良好,獲得多次減刑,2022年3月釋放時已50歲。20余年的服刑生涯使劉某與社會嚴重脫節,劉某原住所已拆遷,出獄后贍養母親,生活拮據,面對生活的壓力,劉某心情低落。針對此情況,新村司法所為他定制了幫扶計劃。
新村司法所協調街道、社區,首先為其申請了臨時救助,幫助其緩解目前生活困難。多次走訪中了解到劉某因服刑,拆遷款一直未到賬,司法所與街道征收指揮部積極溝通,協助劉某重新辦理老房子的征收手續。經過各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如今的劉某已經重新走上了新的生活軌道。
對司法所給予的幫助,劉某感激萬分,親自將一面“真誠幫扶溫暖人心,想方設法解決困難”的錦旗送到了司法所長手中。
司法所對刑釋人員進行幫扶。通訊員供圖
新村街道重點安幫對象楊某釋放后已56歲,未婚,父母的房子因改造拆遷,弟弟也判刑入獄,無親無靠,生活困難,沒有收入來源,居無定所,一直在公園漂泊流浪。司法所在了解這一情況后,每天約其到所里見面,向其宣講相關救助政策,引導其辦理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及時與社區對接,為其申請臨時救助。同時積極與街道和相關部門溝通,全程陪同其收集相關資料,使其成功申領到低保。
丹水池街道刑釋人員余某,在云南服刑期間父母雙亡,戶籍地房屋早已拆遷,自述有一從未來往的非婚生子女。余某年邁體弱,無家可歸,無業可就,無親可投。丹水池司法所主動對余某開展安置幫扶,第一時間與街道溝通,在街道平安辦協調下,通過與派出所、社區、職能部門聯動,為其聯系到養老院收養,并幫忙辦理低保,申請養老救助,解決余某的居住與養老院費用問題。住進養老院新家的余某,十分激動,表示以后一定安心生活,遠離犯罪。
江岸區司法局在安置幫教工作中傾心幫扶,對剛剛走出高墻、正處在最困難環境的安置幫教人員,為他們提供所需的法律援助,對經濟困難刑釋人員協助申請臨時救助,對60歲以上刑釋人員主動提供救濟安置,為他們提供心理輔導,定期開展走訪慰問,送去關心和溫暖,幫助他們樹立生活信心,順利適應社會,有效地預防了刑滿釋放人員再犯罪風險,維護了社會的和諧和穩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