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周思考:咖啡供應鏈乘風而起
在經歷過奶茶熱潮之后,資本紛紛押注咖啡賽道,現磨咖啡市場規模也在不斷擴容。瑞幸、庫迪等品牌推出平價咖啡,下沉三、四線城市,有望吸引更多潛在消費者。國內不同價格帶的咖啡產品及業態大量涌現,它們快速培養起國內消費者對咖啡的接受度。我們認為,目前國內咖啡的滲透率較低,而咖啡擁有較強的復購屬性,長期趨勢來看,咖啡市場或仍有廣闊空間。
咖啡需求總量提升,消費結構多元化。隨著現磨咖啡的普及,國內消費者開始追求咖啡的品質、風味和細節。對國內消費者來說,咖啡滲透率越來越高。并且由于國內消費者對咖啡品質的關注,我們認為,傳統的速溶咖啡可能無法滿足需求,這才有了精品速溶咖啡入局的空間。冷萃咖啡和凍干咖啡等精品速溶咖啡,兼顧便捷性與風味品質,有望滿足消費者在特定場景的需求。現磨咖啡、精品速溶咖啡的蓬勃發展,涌現出一批新咖啡連鎖和零售品牌,咖啡行業消費結構或將呈現多元化的趨勢。
國內咖啡市場的繁榮,有望帶動咖啡供應鏈企業的發展。佳禾食品于2015 年開始布局咖啡業務,通過引進國外先進設備,陸續推出精品咖啡豆、速溶咖啡粉、冷萃咖啡液、凍干咖啡粉、掛耳咖啡等產品,目前已擁有完整的咖啡產品線。我們認為,公司優勢在于生產端,能為客戶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同時其深加工產線具有規模優勢。公司旗下金貓咖啡,依托于B 端產品的技術優勢,也進行C 端的布局,有望享受未來咖啡行業發展的紅利。
加工端只是基礎,我們認為供應鏈企業還要有咖啡全產業鏈的視角。首先,供應鏈企業需要透過B 端感知C 端消費者的需求。面對日趨年輕化的用戶畫像,我們認為,供應鏈企業需要加大市場調研,懂得追蹤門店用戶的反饋來定位顧客的需求,從而升級自身的產品線,通過供應配套的解決方案,供應鏈企業一方面可以幫助終端品牌的生長,另一方面也能提高自身的市場競爭力。其次,供應鏈企業擁有咖啡豆產地和供應商資源,更能確保產品品質優良、口感豐富。咖啡供應鏈企業介入到咖啡豆的種植和采購環節,向產業鏈上游延伸,才能有望提升自身的效率和壁壘。
市場行情回顧: 2023 年7 月3 日-2023 年7 月7 日, 滬深300 下跌0.4%,申萬高市盈率指數月下跌1.6%、周下跌1.6%,價值好于成長。
截至2023 年7 月7 日,北向資金累計凈買入18987.6 億元,周成交凈賣出91.6 億元,其中食飲行業凈賣出37.62 億元。2023 年7 月3 日-2023年7 月7 日SW 食品飲料下跌0.1%,跑贏滬深300 指數0.3pct。分子行業來看,軟飲料上漲1.3%,周成交額環比+23.3%;預加工制品上漲1.3%,周成交額環比+27.7%;乳品上漲1.1.%,周成交額環比+2.1%;白酒上漲0.2%,周成交額環比-15%;肉制品下跌0.3%,周成交額環比+5.0%;烘焙食品下跌1.5%,周成交額環比-1.2%;調味發酵品下跌1.5%,周成交額環比-2.2%;零食下跌1.8%,周成交額環比+14.2%;啤酒下跌3.6%,周成交額環比+14.5%。
風險因素:食品安全風險、消費復蘇不及預期、原材料價格波動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