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為愛而歌——追記把山里娃送上冬奧會舞臺的鄧小嵐

        時間:2022-04-05 18:45:04       來源:新華社

        “胭脂河水長,從那天上來,要問去何方,寧靜的村莊……”太行山深處,馬蘭花合唱團的孩子們流著淚唱起《馬蘭童謠》,用歌聲為至親至愛的鄧奶奶送別。

        3月19日下午,正在河北省阜平縣馬蘭村籌備音樂節的鄧小嵐突發腦血栓,在當地緊急治療后被連夜送往北京,2天后醫治無效,溘然離世,享年79歲。

        清明節期間,阜平縣組織“從此馬蘭路——鄧小嵐老師線上紀念活動”,利用歌曲、朗誦等多種形式,表達對鄧小嵐的感恩思念之情。

        孩子們清澈質樸的聲音,一如不久前,他們在北京冬奧會開閉幕式上用希臘語唱起的《奧林匹克頌》。只是,那個時候,總是滿臉掛著微笑的鄧奶奶還在……

        北京來的鄧奶奶,成了山村學校的音樂教師

        2022年2月,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44個身穿虎頭衣、腳踩虎頭鞋的孩子走到國家體育場中央,演唱起希臘語版的《奧林匹克頌》。

        這群孩子來自阜平縣城南莊鎮,最大的12歲,最小的只有5歲。4個月前,他們中的很多人剛剛認識簡譜。

        2月4日,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馬蘭花合唱團的孩子們用希臘語獻唱。(新華社記者李尕?攝)

        宛如天籟的歌聲,唱出了全天下孩子“一起向未來”的夢想。觀眾席上的鄧小嵐,流下了激動的熱淚。

        “馬蘭的孩子走出大山、走向世界啦!”這一刻,鄧小嵐最想把這個消息分享給父親。

        位于太行山腹地的馬蘭村,是他們一家人的第二故鄉。

        抗日戰爭時期,鄧小嵐的父親鄧拓擔任《晉察冀日報》社長兼總編輯、新華社晉察冀總分社社長,一邊打游擊一邊辦報紙。在一次日軍的“大掃蕩”中,馬蘭村的鄉親們為掩護報社,19人慘遭殺害,無一人泄密。

        母親丁一嵐在一次突圍后生下鄧小嵐,不得不把她寄養在馬蘭村附近一戶村民家中,整整3年。

        炮火下的童年,有動蕩的不安,也有質樸的恩情。多年后,鄧小嵐不斷尋訪這片土地,馬蘭村需要什么,她就默默去做什么。

        翻修學校、改建廁所、扶貧助學……2003年清明,鄧小嵐回馬蘭村為烈士掃墓,意外發現很少有孩子會唱歌。

        孩子們羞怯的樣子深深刺痛了她的心:“沒有音樂的人生太蒼白,應該用音樂幫助孩子們實現夢想。”

        于是,潺潺的胭脂河邊,有了琴聲;高高的鐵貫山上,有了歌聲;北京來的鄧奶奶,成了山村小學的音樂教師。

        那時,馬蘭小學只有4間漏風的教室。鄧小嵐掏出自己的退休金,又動員弟弟妹妹捐錢,改裝了7間校舍。

        后來,她從親朋同事那里募集樂器,一人身兼數職,教鋼琴、小提琴、手風琴……

        18年風雨無阻,她用音樂改變了一座村莊

        從北京坐火車一個半小時到河北定州,換長途車3個小時到阜平縣城,再換乘公共汽車,在山路上顛簸個把小時,就到達了馬蘭村村口簡陋的小候車廳。

        這是高速路開通前,鄧小嵐往返馬蘭村的必經之路。

        四季輪轉、風雨無阻。從2004年開始,她一年要往返北京和馬蘭村20次,一趟約600公里,18年下來就是20萬公里,大約能繞地球5圈。

        得益于中學和大學的樂器學習經歷,鄧小嵐曾說自己的人生是“被音樂滋養的”。大學畢業后,她在工廠工作25年,又領著女工們學習樂器。

        輪到教山里的孩子,她把音符寫滿了黑板,一個個地認,手把手地教。

        “教這個得有連續性,今天教了明天就走,那學生可學不會呀?!币粋€、兩個……來學習的孩子越來越多,鄧小嵐在馬蘭村待的時間也越來越長,把老伴兒一個人丟在北京的家里。

        鄧小嵐在指導孩子們學習音樂。(河北省保定市阜平縣委宣傳部供圖)

        2006年,馬蘭小樂隊宣告成立,鄧小嵐領著孩子們到北京、上海等地演出;2013年,70歲的鄧小嵐發起“馬蘭兒童音樂節”;2015年,鄧小嵐親自設計、自籌資金,把小學旁邊的荒土坡打造成了一座三層的夢幻小城堡。

        “孩子都向往童話,城里孩子有少年宮,有迪士尼樂園,有公主城堡,馬蘭的孩子也可以有。”

        “山里孩子們最渴望的是什么?是大山外面的精彩世界。”18年來,山里娃的夢想化作鄧小嵐的堅持,她培養了200多名學生,很多上了高中、讀了大學,有10余人在大學里學習藝術專業,或畢業后從事藝術教育。

        一批批孩子們因為音樂改變命運,一個小村莊也因為文化浸潤走向振興。

        馬蘭村的孩子們在排練節目。(新華社記者?岳文婷?攝)

        2019年,有著700多戶2000多人口的馬蘭村實現全村整體脫貧,音樂成了這個小村莊的一張名片。

        村南口,鄧小嵐籌資新建的“音樂谷”,圓形的灰色舞臺背靠青山、碧水環繞,遠遠望去猶如一輪明月掛在天空。鄧小嵐為它起名“月亮舞臺”。

        2021年10月,“月亮舞臺”竣工,鄧小嵐站在舞臺中央,笑著連聲說:“太漂亮了!”

        馬蘭兒童音樂節辦了四屆,表演場地也換了四次,每次演出都沒有一個像樣的舞臺。能在自然的環境里給孩子們舉辦一場屬于自己的音樂會,是鄧小嵐多年的希望。

        “‘月亮舞臺’干凈純粹,符合鄧老師和馬蘭孩子的氣質?!闭f起和鄧小嵐討論手稿的過程,設計師劉陽十分感慨:“鄧老師期待村民們也可以上臺表演。這座舞臺與山水和諧統一,能吸引更多游客,帶動村民增收?!?/p>

        馬蘭村黨支部書記孫志勝說:“鄧老師把所有牽掛和關愛留給了馬蘭,她永遠是我們最親的親人!”

        她變成了一顆星,永遠注視著馬蘭村的孩子們

        馬蘭小學音樂教室的黑板上,鄧小嵐親手書寫的《奧林匹克頌》歌曲樂譜依稀可見。

        今年1月3日,到北京參加冬奧會開幕式集訓前,鄧小嵐為孩子們打氣加油,“山里孩子的聲音像天籟之聲,最能向全世界展現中華民族對世界人民的真誠和友愛,我認為這種熱愛和積極向上的品質正是奧林匹克精神的內涵……”

        馬蘭花合唱團的孩子們回到阜平后,鄧小嵐與孩子們合影。(河北省保定市阜平縣委宣傳部供圖)

        3月18日,鄧小嵐突發腦血栓的前一天,她還精神矍鑠地為孩子們上了一堂音樂課。讓山里的孩子都會唱《奧林匹克頌》,是她給孩子們制定的新學期目標。

        “最后一次,她教我們唱的就是冬奧會上那首歌,非常好聽?!?1歲的席慶茹泣不成聲。她從小學二年級開始跟鄧小嵐學習音樂,跟著鄧小嵐學會了彈吉他、拉小提琴。

        教室的另一頭,新添置的幾臺腳踏琴和小提琴靜靜放在角落里,這些都是愛心人士從北京送來的。

        “收到這些樂器時,鄧老師高興得像個孩子一樣。”馬蘭小學音樂老師蘇文霞說。

        馬蘭花多生于荒地、山坡草地,花期長、根系發達。有人說,鄧小嵐就像這種花,她的根在這里,她把音樂的種子撒在這里,也把她的愛都留在了這里。

        3月22日,鄧小嵐離世的消息傳開了。那些因為冬奧會上的天籟之音關注馬蘭村的人們剛剛知曉:這群特殊的孩子身后,站著這樣一位不同凡響的鄧奶奶。

        阜平縣馬蘭小學的教師們在緬懷紀念鄧小嵐。(河北省保定市阜平縣委宣傳部供圖)

        女兒劉明明以母親的口吻回復社會各界的追思:“親人們,朋友們,一直以來關心著我和馬蘭的人們,看到馬蘭的孩子們都在美好的音樂中長大了,鄉親們的生活也好起來了,親人們都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我的心愿都已經實現了,我也要去和我的爸爸媽媽團聚了……”

        學生白振源說:“我覺得她變成了一顆星,永遠注視著我們馬蘭村的孩子?!?

        (記者?李鳳雙?吳晶?高博)

        關鍵詞: 馬蘭花合唱團

        首頁
        頻道
        底部
        頂部
        閱讀下一篇

        伊在人亚洲香蕉精品区麻豆|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一页 | 亚洲制服中文字幕第一区| 国产精品亚洲二区在线观看 |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国产| 亚洲VA综合VA国产产VA中|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电影网| 无码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影片| 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 中文字幕亚洲日韩无线码| 亚洲日本韩国在线| 亚洲免费日韩无码系列| 亚洲成a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乱码精品国产|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观频| 亚洲天堂中文字幕在线| 在线亚洲精品自拍|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二区国产综合野狼|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精品|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不卡| 亚洲成aⅴ人片久青草影院| 亚洲美女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亚洲午夜无码片在线观看影院猛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久| 伊人久久亚洲综合影院首页|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专区久久| MM1313亚洲精品无码久久| 国产亚洲视频在线观看网址 | 亚洲午夜在线一区| 亚洲AV无码久久久久网站蜜桃|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华液|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观看| 狠狠综合亚洲综合亚洲色| 亚洲日本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嫩草影院久久精品|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 亚洲精品成人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