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 本報記者 路 虹
中國商務新聞網3月10日,美國第16大銀行硅谷銀行(SVB)引發擠兌,成為本輪美聯儲加息周期中最早爆出風險的大中型金融機構,也是2023年第一家倒閉的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承保機構。目前硅谷銀行的破產,引發摩根大通、富國銀行等股價暴跌。而且像美國第一共和國銀行(First Republic Bank)這種中等體量的銀行已經出現了擠兌現象。
3月13日,美國財政部、美聯儲、聯邦存款保險公司發表聯合聲明,宣布對硅谷銀行倒閉事件采取行動。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曾為每個賬戶提供25萬美元的保險。伴隨最新發布的聯合聲明,硅谷銀行所有存款將全部被兜底。即便如此,投資者質疑美國政府周末倉促起草的銀行業救助計劃或無法制止硅谷銀行崩盤的影響蔓延。3月13日,美國簽名銀行被美國聯邦儲蓄保險公司接管,美國銀行股繼續下挫,KBW銀行板塊跌超11%,第一共和銀行跌61%,阿萊恩斯西部銀行跌47%,西太平洋眾合銀行跌21%。
硅谷銀行是一家專注于私募風險投資和科技型企業融資的創投型銀行,2019至2021年間,通過兩次收購,將業務范圍拓展到高增長技術、生命科學和醫療保健行業,完成單一商業銀行向創新型經濟綜合金融服務合作伙伴的轉變。2022年末,硅谷銀行資產規模約2090億美元,存款總額約1754億美元,在福布斯第十四屆年度“美國最佳銀行”排名中位居第20位。然而,當地時間3月8日,硅谷銀行發布增發公告,計劃出售普通股和優先股募資22.5億美元,同時出售210億美元的可供出售證券,并將因此產生18億美元的虧損。3月9日,硅谷銀行股價幾乎腰斬,市值蒸發520億美元。3月10日,美國加州金融保護和創新部(DFPI)宣布關閉美國硅谷銀行,指定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作為破產管理人,由其創建存款保險國家銀行(DINB)介入后續存款保險事宜。
硅谷銀行發生擠兌的根本性原因在于長短期錯配引發利率風險。在流動性寬松時期大量吸收存款并配置長期限的債券資產,導致潛在的利率風險大幅增加,美聯儲加息成為問題暴露的導火索。新冠疫情期間美國實施量化寬松政策,手握大量存款的硅谷銀行規??焖偕蠞q,買入大量利率較低的美國國債和住房抵押證券(MBS)產品。2022年美聯儲大幅加息至4.5%,使得市面上的債券收益率升至5%~7%,導致硅谷銀行面臨巨額的浮虧,資產負債壓力陡然增大。此前,加密貨幣銀行Silvergate Capital宣布自愿清算銀行業務,引發市場對于科技創投銀行的擔憂。在此背景下,硅谷銀行募資消息被解讀成重大風險信號,草木皆兵的高科技企業紛紛要求取出存款,令其成為加息周期中第一個遭受沖擊的美國大中型銀行。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馬天嬌表示,硅谷銀行事件造成銀行業板塊劇烈動蕩,科技投資或面臨沖擊。從短期來看,硅谷銀行流動性危機引發銀行業板塊的劇烈震蕩。市場恐慌情緒也蔓延至歐亞地區,德意志銀行股價下跌8%,法國興業銀行和匯豐銀行股價均下跌5%,日本三菱日聯和韓國國民銀行分別下跌5.4%和2.7%。此外,硅谷銀行倒閉對初創企業的流動性帶來挑戰,2022年美國44%的科技與生物健康IPO初創企業是硅谷銀行的客戶,如果取款困難,這部分初創企業的資金鏈或將面臨較大壓力。
從長期來看,由于硅谷銀行與其他金融機構關聯較少,幾乎不存在交叉風險,硅谷銀行倒閉大概率不會引起系統性危機事件。但需要關注的是,該事件對科技投資或產生一定影響,尤其是以硅谷銀行為代表的投貸聯動融資模式在加息背景下腹背受敵,勢必影響科技企業融資環境。
不可否認的是,硅谷銀行流動性危機給科技投資市場蒙上一層陰影,2023年注定是充滿挑戰的一年。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