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盤已經站穩,但業績不如預期的個股依然“驚雷滾滾”,部分知名機構也接連受傷。
4月27日晚間,跌跌不休的“牙茅”通策醫療(600763.SH)公布了一季報,由于連續兩個季度接近零增長的表現,其股價28日再跌超過6%,相比2021年6月的高點,累計跌幅已逼近75%。
盡管連續兩個季度的業績讓市場失望,但中歐基金明星基金經理葛蘭,以及高毅資產等知名私募,都在過去三個季度“越跌越買”,持續大幅加倉通策醫療。
一季度業績不佳
連續兩個季度失去“高增長”的光彩,是通策醫療被投資者拋棄的關鍵因素。
“我相信大家已經看過2021年年報和2022年一季報了,報告中的數據已非常詳盡。我非常抱歉我們不能像寫詩一樣,把年報每年寫得那樣變化多端充滿傳奇色彩。”通策醫療董事長呂建明在年報中說。
4月27日晚間,通策醫療發布2021年年報,去年實現營業收入27.81億元,同比增長 33.19%,實現歸母凈利潤7.03億元,同比增長42.67%。其中四季度實現營業收入6.44 億元,同比增長6.34%,實現歸母凈利潤 0.83 億元,同比下滑10.87%。
更讓人擔憂的是今年一季度。同一天披露的一季報顯示,今年前三個月,通策醫療實現營業收入6.55億元,同比增長3.74%;凈利潤 1.66億元,同比增長1.25%。
通策醫療稱,一季度受疫情影響較大,醫院營業須接受各地疫情防控的統一安排部署,疫情區內經常停診限流,患者因疫情原因延遲就診計劃,外地患者到杭州就診人次也大幅下降。
分區域來看,通策醫療一季度在浙江省內的醫療服務收入5.67億元,同比增長4.26%。浙江省外醫療服務收入 5515.74萬元,同比下降9.50%,主要系省外滄州口腔、南京金陵、蘇州存濟口腔等醫院受疫情影響,停診較長時間無法營業,另外上年末對婦幼板塊的剝離,也對本年度省外收入變化產生一定影響。
此外,通策醫療一季度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只有6480萬元,同比接近“腰斬”。對此,通策醫療解釋稱,主要是本期因浙江智慧醫保上線,導致醫??钛舆t到賬以及本期支付稅費增加所致。
太平洋證券分析師盛麗華認為,受疫情反復和人員提前儲備影響,2021年四季度、2022年第季度,通策醫療業績有所承壓,主要是從去年第四季度以來,公司重點經營區域疫情零散爆發,當地防疫政策趨嚴導致醫院客流量受到明顯限制。此外,該公司為接下來擴張的新院提前做了大量人員儲備,以及新開分院部分仍處于虧損狀況,導致費用端增長高于收入端, 但其整體盈利能力仍維持高位。
葛蘭連續三個季度加倉
2021年6月28日,通策醫療創出了422元的歷史新高,隨后持續下跌,截至目前,累計跌幅超過75。在此過程中,中歐明星基金經理葛蘭、高毅資產為代表的基金經理們,卻在過去三個季度,不斷加倉通策醫療。
2022年一季度末,葛蘭管理的中歐醫療健康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下稱“中歐醫療”)持有通策醫療1517.13萬股,持股比例4.9%,去年三、四兩個季度,分別加倉了441.17萬股和143.74萬股。同樣由葛蘭管理的中歐醫療創新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則在2021年末進入前十大流通股東,且在今年一季度加倉50.36萬股。
截至一季度末,規模超過300億元的中歐醫療一季報顯示,通策醫療位列第九大重倉股,占基金資產凈值比例3.29%。然而就在2021年6月30日,當時中歐醫療持有986.22萬股通策醫療,當時還是其第三大重倉股,占基金資產凈值比例8.03%。
連續加倉超過500萬股后,持股1517.13萬股通策醫療的中歐醫療,因為通策醫療跌幅較大,下滑成中歐醫療第九大重倉股。
葛蘭在2022基金一季報中稱,在基金操作層面,2022年一季度,醫藥板塊內部熱點快速輪動,其堅持以長期投資價值為投資導向,按照我投資框架進行個股選擇,在長期看好的核心創新藥、創新器械,創新產業鏈,醫療服務以及消費性醫療等方向進行了著重布局。并依然看好醫藥生物板塊的中長期投資機會,但短期市場波動難以避免。
孫慶瑞管理的上海高毅資產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高毅慶瑞6號瑞行基金,則連續三個季度加倉通策醫療,從2021年6月30日持有的272.14萬股上升到419.49萬股。(作者:李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