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梳子姐
保定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去年底率先全員發燒感染,打破了病毒不可戰勝的神話,為全國防疫樹立了樣板。
事實證明,疫情并不可怕的,可怕的是經濟規律的無情懲罰。
(資料圖片)
最近,有一件事讓保定無能為力,那就是公交車的停運。
有市民反映,家門口唯一的公交車停運了,什么時候能夠恢復正常運營。
這種事在不少城市都出現過,最終政府咬著牙都想方設法解決了,可是保定公共交通有限公司的回復則有些讓人感到意外,他們說:
自2020年初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公交客運量驟降,公交運營收入不足正常經營的30%,并始終處于低迷狀態,公交公司經營資金異常緊張,同時首批購置的純電動公交車動力電池已超出質保期限,存在安全隱患,近900臺公交車輛已不具備安全運營條件,被迫全部退出營運,公交運力安排受到了嚴重影響。公交目前經營已屬不易,暫無力恢復臨時停運線路運營。
對此有的網友表示不滿,認為保定并不缺錢,到處都在修路搞工程建設,修了扒、扒了修,怎么會缺錢呢?
這年頭哪有不缺錢的地方,修路有沒有必要說不準,但公交公司的窟窿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堵上的,人家說的很明白,主要問題出在純電動公交車的電池上面,全部的新能源公交車都沒法開了,真不是三瓜倆棗的小事情。
公開信息顯示,2012年,保定購入594輛LNG新能源公交車,實現“油改氣”;短短三年后,2015年又購入651輛純電動公交車,實現公交“氣改電”二次革命。
經過短短7年時間,保定已有900臺純電新能源汽車因為電池原因趴窩,同時無力承擔更換電池費用,這樣的新能源代價可真不低。
無獨有偶,今年2月份商丘出現公交車危機,也與新能源車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2022底,商丘參加了國家公交都市創建評價,并且投資6億余元購置配套電動公交車,兩個月后市公交公司因經費緊張差點停擺。根本無法理解,一座城市有魄力拿出6個億買新能源公交車,為什么沒有能力保證公交的正常運營呢?
新能源是個高大上的概念,也是一塊令人垂涎三尺的唐僧肉,更是一個填不滿的無底洞。
最近,河南鄭州中牟縣一國有汽車租賃公司的采購計劃引發爭議,6輛新能源環衛車,預算金額為1160萬元,平均每輛車價格為193萬元。面對質疑,當地回應認為沒啥大驚小怪的,新能源環衛車造價非常高,根本沒有便宜的。
2022年10月,山東濟南城市管理局新能源環衛車輛租賃服務公開招標,最終本地國企濟南城市發展集團資產運營管理有限公司中標,84輛環衛車租賃期3年,金額為6480萬元,平均每臺車年租金25.7萬元,每個月2.1萬余元。
2021年11月,河南洛陽伊濱經開區采購3臺新能源灑水車、2臺垃圾車及6個移動式垃圾壓縮箱以及1臺新能源深度保潔車,預算金額為923.2萬元。
2020年9月,河南鞏義城市管理局購置新能源環衛車,第一標段6臺電動抑塵車,預算1320萬元;第三標段13臺電動洗掃車,預算2470萬元。
價格高點不要緊,質量好也行,畢竟一分錢一分貨。可是從保定的情況看,新能源公交車電池壽命頂多只有7年時間。其實,7年算是好的,新能源蓄電池壽命一般5——6年,更何況每天風雨無阻高負荷運轉的公交車。
保定公交被新能源車拖垮,說明大干快上并非良策。
新能源固然是發展方向,如果脫離了經濟發展規律、脫離技術發展階段,硬弄必然產生硬傷,過度投資不僅沒法帶來回報,更會產生無情的反噬,以至于無力收場。
任何一個事物,如果只看到它的顯性好處而忽略其潛在風險和內在弊端,也是極不科學的。
保定的新能源敲響了警鐘,留下的爛攤子無力收拾,下一個倒霉的城市又會是誰呢?
-End -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