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我們用放大鏡、老花鏡看地圖、文字時會感到異樣的暈眩,尤其是放大了十倍、二十倍。這種感受很像一個從事期貨虛盤交易的交易者。感到周圍的事物一下放大了十倍,從景深、目距到成像,視覺神經、大腦思維一下很茫然的無所適從。絕大多數交易者在期貨市場是處于眩暈的半醉半醒狀態的。虛盤杠桿放大十倍,他們的期望、希冀、追求就變成放大幾十倍、乃至一百倍的幻覺,似夢似真、若隱若現的虛幻與真實。
01
除了交易指標和系統之外,有一個最經常被問到的問題是:怎樣才能成為更好的交易者?下面我們就來看看究竟是哪些因素對成功交易有重要的意義,哪些應成為每個交易者的頭等大事。以下討論的主題都可以用來做自我審查,以評估自己的心理狀態、交易方法和態度等。
著名的投資大師查理。芒格對此,也曾說過這樣一段話:
在我的投資生涯中,我親眼看到投資者、投資組合管理人、咨詢師和大投資機構的成員,他們因為頻繁查看報表上的損失而遭受巨大的傷痛。而真正能克服這一負面情緒的只有少數人。
當交易技術學會之后,是什么阻止你的盈利?
技術上完全可以出師了,可盈利并不穩定,持續獲利的能力沒有體現出來;開始有點急躁,于是與他們深入溝通后發現了一些比較常見的心理變化情況。這個心理變化也對應上他們當天的盈虧曲線變化。一波上漲,接著持續下跌,又一波上漲,然后還是一波持續下跌,最后到收盤,收獲平平,NET依然不光彩。
一開始按策略判斷,找標準機會,特別守規矩,盈利了,信心很足;再按標準機會搞了幾筆,又盈利了,有點膨脹;然后開始放寬操作標準,慢慢開始不斷止損,有點懷疑了,回頭去看剛剛盈利的走勢是怎么樣的,下次交易就按剛剛的走勢來做。接下來就連續虧損。要盤中休整一下,重新按策略判斷,找標準機會,又開始一波盈利交易,然后又反復剛剛的情況,連續虧損。
還有一種情況:做了幾筆策略外的交易,結果還盈利了,后邊就一直想重復這種操作,結果導致策略內的沒做好,也重復不出來盈利,然后一直虧。
為何會這樣呢,其實涉及到我們的交易觀。交易觀簡單來說,我們認為怎么樣做才可以賺錢。最常見的交易觀是預測,我知道行情后邊怎么走才能賺錢。在這種預測型的交易觀引導之下,會不斷去找確定性,不斷對行情有各種預期,結果走進死胡同。
02
在交易中,執行策略的判斷只是因為經理要求這樣做,而不是在交易觀上明白一件事:判斷好當前的情況,并作出應對。
因此在發生正常虧損的情況下,就慌了,會懷疑這套策略;或者連續一段時間盈利了,心理膨脹并且放寬操作標準;進而用自己的交易觀來做交易。導致后續的行情都是根據自己的預期來做,當然在具體的入場手法是和策略的手法一樣,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遮掩了這個情況。
策略型的交易觀解釋一下:我不需要預測后續行情怎么走,但是我可以判斷好當前行情怎么樣的,按不同的情況進行不同的處理,以合理的風險去換取收益,持續下來,我就是盈利的。每一筆交易肯定都是有風險的,但是按策略的判斷和操作,以及我的經驗,我可以控制好虧損,把握好盈利。
核心的交易觀沒樹立對,當我們錯過一些行情、一些機會,或者看見一些策略做不來的,或者策略該止損的情況出現等等……反正不管什么原因都好,后續的交易都是變成根據預期來操作,而沒有按策略的判斷來操作。
市場謹記:名氣雖然重要,但謙虛時它財富,傲慢時是一把隨時刺向你胸口的矛。
交易是零和博弈:為了在交易中獲得利潤,你一定要知道你的優勢,你一定要知道它什么時候存在,而且當你可以做到的時候,你一定要充分利用它。如果你沒有優勢,那就不要想從交易中獲利。了解自己的優勢,是從交易中獲利的必要條件。
(文章來源:期樂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