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通脹的背景下,礦業股成了投資者們為數不多的高收益選擇。
本周早些時候,全球最大的自然資源公司必和必拓集團(BHP)和英美資源集團(Anglo American)股價創下歷史新高,得益于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以及市場對該行業下周報告季時可能出現巨額派息分紅的預期。
德意志銀行預計,五家大型礦業公司(必和必拓、英美資源、嘉能可(Glencore)、淡水河谷(Vale)、力拓集團(Rio Tinto))將宣布高達240億美元的股息和現金分紅,今年晚些時候可能還會有更多。
在英國CPI通脹高達5.4%的情況下,采礦業是為數不多的能夠保持增長速度的行業之一,Barenberg分析師估計,倫敦交易所一籃子礦業股潛在收益為5.9%。
英國最大的投資平臺Hargreaves Lansdown的高級市場和投資分析師Susannah Streeter表示,自1月底以來,投資者對力拓等礦業股的興趣有所上升,因為散戶投資者在尋找那些“在較高利率環境下更具彈性”的公司。
自2022年初以來,力拓一直是Hargreaves Lansdown平臺上購買最多的10支股票之一。在此期間,力拓的股價截至周四收盤已上漲逾17%。
德意志銀行估計,五大礦業巨頭今年可能向投資者返還480億美元分紅,如果大宗商品價格保持在當前水平,它們可能向投資者返還600億美元。
成本壓力下利潤可能下滑
然而,采礦業并非沒有風險,能源和物流價格和工人薪酬上漲帶來的成本上升,都可能抑制利潤的增加。
據分析師估計,五大礦業公司2021年下半年的總收入可能僅為730億美元,低于上半年的820億美元。
盡管金屬價格上漲表明從歷史角度看企業利潤依然強勁,但收入的下跌也反映出在此期間出現的不利因素。
疫情對采礦業來說是一把雙刃劍。數萬億美元的經濟刺激計劃刺激了對鐵礦石、銅和鋁等大宗商品的需求,推動價格大幅上漲,并使通脹壓力波及全球經濟。
與此同時,礦商的運營成本不斷上升。彭博表示,勞動力短缺正在成為西澳大利亞州皮爾巴拉地區鐵礦石生產商面臨的越來越大的挑戰,該州仍然受到嚴格的邊境控制,以防止新冠病毒進入。供應鏈瓶頸還導致全球船運費率不斷走高。
必和必拓和力拓都表示,關鍵崗位工人的缺乏正在對它們的運營造成影響。全球第四大鐵礦石生產商Fortescue Metals Group 上個月報告稱,過去12個月,主要受燃料價格上漲和勞動力短缺的推動,其成本上升了20%。
淡水河谷預計將通過出售庫存來抵消鐵礦石價格波動的影響,此前,該公司在加拿大發生了罷工和工人被困礦井的事故,影響了第三季度鎳和銅的生產。
(文章來源:華爾街見聞)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