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2月16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0.9%,環比上漲0.4%;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上漲1.5%,環比下降0.3%;PPI同比上漲9.1%,環比下降0.2%。
“1月份,各地區各部門持續做好春節前重要民生商品市場供應,居民消費價格總體平穩。從同比看,CPI上漲0.9%,漲幅比上月回落0.6個百分點。其中,食品價格下降3.8%,降幅比上月擴大2.6個百分點,影響CPI下降約0.72個百分點。食品中,受去年同期基數較高影響,豬肉價格下降41.6%,降幅擴大4.9個百分點;鮮菜價格由上月上漲10.6%轉為下降4.1%;鮮果和水產品價格分別上漲9.9%和8.8%,漲幅均有擴大。非食品價格上漲2.0%,漲幅比上月回落0.1個百分點。”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董莉娟解讀數據時表示,據測算,在1月份0.9%的同比漲幅中,去年價格變動的翹尾影響約0.5個百分點,新漲價影響約0.4個百分點。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漲1.2%,漲幅與上月相同。
建信期貨宏觀金融團隊研究員黃雯昕接受期貨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1月份食品項價格同比下降,豬價仍是主要拖累因素。具體來看,1月份豬肉需求回落,而生豬出欄有所加快導致供給相對寬松,豬價環比下降2.5%,低于歷史同期水平,疊加去年同期基數較高,豬價同比跌幅繼續擴大。其余項目中,鮮果、鮮菜、水產品價格受春節假日影響有所上漲,符合季節性。
“從母豬存欄、豬企現金流、母豬效能以及補欄情緒四個因素看,我們認為目前豬肉價格主要受供給端影響,其中母豬存欄率去年二季度以來連續9個月下降,但春節前生豬出欄速度加快。”申銀萬國期貨研究所宏觀分析師葉慧超認為,“目前生豬價格已經進入二級預警區間,國家發改委發文要求各地視情況開始收儲,預計二季度末豬肉價格迎來拐點。”
總的來看,黃雯昕認為,考慮豬肉及石油均處于供應寬松的格局中,后期共振持續上行的可能性不大,CPI大概率年內呈現溫和上行態勢。
PPI方面,董莉娟表示,1月份,煤炭、鋼材等行業價格走低,帶動工業品價格整體繼續回落。
在黃雯昕看來,1月份PPI同比漲幅回落1.2個百分點略超市場預期。分大類看,上游采掘工業同比增速回落幅度大于中下游的原材料工業和加工工業,顯示上游通脹壓力持續緩解。分行業來看,1月份石油開采及加工和有色采選及加工業價格環比均小幅回升,但由于基數抬升更快,同比仍然下行。
“整體上看,今年1月以來保供穩價政策持續推進,上游開采價格繼續回落,但國際油價受OPEC+增產規模不及預期、伊朗核協議談判膠著、俄烏邊境爭端升級等因素拉動明顯。煤炭開采和石油天然氣開采價格漲幅領先,主要原因在于年初能耗雙控政策力度放松、工業開工率走高,對能源的需求有所增加。”葉慧超說。
展望后市政策,葉慧超表示,從央行最新操作看,2月15日超量平價續做MLF,繼續釋放偏松信號。另外,1月份信貸和社融增量均超預期,說明此前寬信用已正式落地。“預計本月政策面靜默,但美聯儲3月份加息50個基點概率激增,在美聯儲加息前央行暫時聚焦于貨幣的量而非價。”
(文章來源:期貨日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