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未來兩三個月內海外經濟將逐步復蘇,預期中的補庫也可能隨之發生;另一方面,國內穩增長措施持續發力,上半年全球經濟有望迎來共振復蘇。整體上,銅價維持謹慎樂觀態度。
以收盤價計算,滬銅指數在2月10日大漲3.62%至72956.5元/噸,但隔日沖高回落,深度回調2.04%,跌至71470元/噸,隨后連續向下探底,最低逼近70500元/噸。為何銅價在短時間內再度出現了急漲急跌?后市又該如何演繹呢?
基本面韌性較強
春節前銅價經歷了一輪大幅下挫,節后市場恐慌情緒逐步得到緩解。但是基本金屬板塊中,銅在過去較長一段時間內的漲幅小于其他金屬,存在向上修復的動能,因而銅價2月10日的上漲可以看作是一次蓄勢爆發。目前來看,基本面韌性仍存。LME銅持續去庫,國內在穩增長預期下,預計累庫幅度有限,因而銅顯性庫存低位狀態有望延續,這為銅價向上突破提供了基礎。技術面上,在銅價向上突破前,倫銅有5次向下探底的行為,均在9700美元/噸附近反彈,確認了短期底部支撐位,且在連跌不破的情況下,向上突破成為資金的宣泄口。
國內穩增長政策發酵。自去年12月以來,央行降準降息,財政方面加快發行專項債,加快優質項目審批,鼓勵盡快形成實物投資,但在美聯儲加息及縮表的陰影下,國內利好因素釋放有限。中期來看,新老基建發力,疊加新領域的增量,銅消費有望保持強勁。待市場恐慌情緒緩解之后,市場將回歸理性,銅價將出現一定的修復。2月10日盤后中國央行公布了信貸數據,超出市場預期,倫銅在數據出爐后出現明顯拉升。
回調或為蓄勢
前期銅價大漲主要是基于對預期的修復,因而行情本身持續性不足,加之烏克蘭緊張局勢和美國超預期通脹的影響,銅價遭遇深度回調。一方面,目前烏克蘭緊張局勢持續升級,市場避險情緒升溫,風險資產承壓。數據顯示,近幾個交易日,美股持續調整,金價卻在貨幣緊縮預期下大幅上漲,甚至有加速跡象;另一方面,原油價格也因地緣政治風險而出現顯著上漲,基本金屬則因為擔心經濟增長受影響而回調。除了宏觀面,最近兩個交易日,國內累庫加速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短期行情的不確定性。從上期所數據變化來看,自上周五至本周一,累庫速度明顯上升,加大了短期過剩促使銅價調整的擔憂。
整體上,筆者對銅市持謹慎樂觀態度,銅價運行中樞將保持上移,這主要是基于看好海外經濟恢復和中國穩增長措施發力,以及對銅供需在短期內維持偏緊的判斷。未來兩三個月內海外經濟將逐步復蘇,預期中的補庫也可能隨之發生。國內方面,前期降準降息等穩增長措施將逐步發力,且在前高后低、全年穩定的指引下,上半年爆發力度將相當可觀。換言之,2022年上半年全球經濟有望迎來共振復蘇。
元宵節過后,銅市累庫的時間窗口已不多,預計進入3—4月需求旺季時,庫存仍將處于較低水平,屆時需求提升,庫存可能會降至更低水平,進而對銅價形成有力支撐。宏觀方面,美聯儲加息初期金屬價格走勢通常保持強勁,美聯儲縮表前期對市場的影響也相對有限。因此,在下半年縮表正式啟動之前,不應也不必過度擔憂美聯儲貨幣政策的擾動。
(文章來源:期貨日報)
關鍵詞: 全球經濟